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糖尿病预防要“盯紧”餐后血糖不升高

2014-07-13 00:24:0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常规体检中只检查空腹血糖,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就此造成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漏诊率高达50%。7.8mmol/L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对此,翁建平教授指出,餐后血糖一旦超过此值,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本文指导专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 翁建平教授

wjp

图为:翁建平教授接受39健康网采访

  仅用空腹血糖筛查可能漏诊

  据2007-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高居全球第一位。此外,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5亿。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介于正常与糖尿病的中间状态,其中7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为空腹血糖正常,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IGT人群。对此,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介绍称:“大庆研究20年随访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时发现治疗,92.8%的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且此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增加2至3倍。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糖尿病的新浪潮。”

  翁建平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不足20%。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漏诊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若空腹血糖正常(小于5.6mmol/L),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可以诊断为IGT。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阶段,且在这一阶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或已经发生,但也是糖尿病前期唯一有可能转回正常的阶段。

  糖耐量减低(IGT)阶段要早防早控

  IGT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一旦迈入这一阶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20年后92.8%的人群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此外,与健康人相比,IGT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增加2~3倍。

  患者步入糖耐量减低(IGT)阶段,首先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其中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要保证膳食平衡,限制摄入的总热量和脂肪成分,限制饮酒,鼓励多食蔬菜及高纤维食物以及进行规律持久的体育运动等。

  具体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肥胖或超重者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

  第二,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

  第三,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第四,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高危人群尽早筛查,及时发现

  为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要谨防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老年、肥胖、超重、有家族病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人群。翁建平教授同时提醒此类人群在常规体检中,除了检测空腹血糖之余,应定期检测餐后血糖,以便尽早发现高血糖,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糖耐量减低人群,要尽早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而对于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或仅靠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应在医生指导下予以药物干预。

  翁建平教授最后强调:“餐后血糖7.8 mmol/L这一数值对于糖尿病防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对餐后高血糖给予关注和重视,并积极参与到糖尿病自我科学管理中,通过科学的方式控制餐后高血糖,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

  相关资料介绍:

  大庆研究是世界上第一个和最长的随机分组该类试验,比国外同类研究早8~12年,与其后进行的美国、芬兰两项大型研究一起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1986年的大庆研究,33家诊疗单位共筛查了110660人,结果577例糖耐量损害(IGT)患者被随机纳入了研究,分别进入对照组或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又分为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三组)。在接下来的6年中,每两年评估一次这些IGT患者的糖尿病发生情况。1992年时,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结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翁建平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内分泌科

翁建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研究生。1985年获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学士;1991年获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历任住院总医生、主治医生;1996年获中山大学医学博士,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7.12~2000.3瑞典LUND大学博士后,从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2000年7月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2001.12破格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5年.9月~2007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2007.1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任副院长,主管科研及学科建设。擅长2型糖尿病早期防治、特殊类型和家族遗传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肥胖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