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立秋之后气温高仍要防中暑

2014-08-13 00:05:3039健康网综合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立秋是初秋之季,暑热并存,雨水渐少,天气干燥,天气变化无常,气候寒热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多变的天气很容易影响机体的适应能力,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将立秋与凉爽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纬度、海拔等的差异,各地不可能在立秋之日就同时进入秋季。立秋正是夏秋之交之际,是由热转凉的过渡,气候一般还停留在夏季。那么在立秋之后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养生工作呢?

  莫大意

  立秋过后防中暑依然重要

  俗话说,“热在三伏”,专家告诉我们,立秋正是“三伏”中“末伏”的开始,还会有“秋老虎”的袭击。所谓“秋老虎”,就是指立秋之后短期回热天气,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炎热难耐。因此,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苦夏,避热纳凉很重要,立秋之后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立秋后,天气渐凉,昼渐长夜渐短,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夜间较为凉爽,还要小心着凉感冒。专家提醒,中老年人、慢性病者、抵抗力较差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夜间凉爽,晚上盖好被子,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不要开得太低,不要整晚开空调,注意通风换气。

  莫忽视

  防燥润燥补水分

  专家提醒,立秋过后,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减少,人们会感觉到口、鼻、眼睛、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这就是中医上说的“秋燥”,很多与干燥有关的疾病比如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症也会随之出现,因此这个时节要注意补充水分。

  防燥润燥,多喝水是补充水分的基本,最好养成每天按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其次,蔬菜水果不能少,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生津养阴滋润多汁食品。所谓的“生津”很多朋友可能不甚了解,专家解释说,“津”是唾液的意思,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养生中,唾液有“延寿浆”的美誉,对于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有很大的作用。萝卜莲藕、梨、蜂蜜等都是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宜多吃。尽量少吃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热食物,少吃或不吃煎炒、油炸、肥腻食物,肉类中羊肉、牛肉等较为燥热,食量要注意。

  须慎重

  食疗养生最靠谱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的生活习惯也应顺其自然,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入秋之后,夏季的炎热慢慢退去,天气渐渐凉爽,热天那种食之无味的感觉也将远去,人体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

  秋季适合进补,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专家提醒,秋季进补要慎重。经历了漫长的炎热时节,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吃一些冰冷食品,喝冰冷饮料,多会造成脾胃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初秋伊始,不要贸然进补,大量进补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出现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状。正确的做法是进补前给脾胃来个缓冲适应期,可食用一些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鱼类、豆类、山药、莲子等。

  专家表示,部分朋友在秋冬季节会更为偏向依靠保健品来补充营养,其实日常生活中的食疗养生就能满足人体所需营养,而且更安全可靠。重要的是要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中注意平衡营养,清淡饮食,补而不腻。根据合理膳食结构,人体摄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蔬菜水果为辅,适当吃些肉类。对于脾胃虚弱者,红枣、核桃、黑芝麻等都是很好的食品。

  须运动

  早睡早起是关键

  早睡早起依然是养生的基础。早睡,有利于顺应阴精的收藏,可以养气;早起,有利于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身体得到必要的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立秋是初秋之季,暑热并存,雨水渐少,天气干燥,天气变化无常,气候寒热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多变的天气很容易影响机体的适应能力,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几率。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比如登山、慢跑等适合大多数人。

  须注意

  心静安神很重要

  秋天气候干燥,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躁动不安。其实不管是何种季节,无论任何时候,养心都是养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专家表示,心理上的情绪与生理上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持久陷于不良情绪难免会造成病理的可能,保持淡然平和的心境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认为秋季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使秋气平”,也就是说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保持内心平静。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平衡心理。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不要长期陷抑郁伤感的情绪,即使遇到不顺利之事,也应尽快排解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