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欧洲食品安全局:长期服用泻药恐增患癌风险

2017-07-18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3日报道,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表示,长期服用如番泻叶及大黄萃取物等泻药,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动物研究的实证显示,泻药中通常含有羟基(hydroxyanthracene)类物质,而这类物质中的有些会导致肠道癌症。芦荟、大黄或番泻叶等植物的根部、外叶、种子及表皮可以发现这类物质。

  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强调,目前无法订定泻药的每日安全用量,但不建议民众长期以及高剂量使用泻药。

  这些药滥用风险也很大

  受访专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 吴玉波

  法国《处方》杂志曾发布一份药品“黑名单”。名单表示,目前在法国,有91种药物滥用后,最易出现健康风险。药品使用,全球相通。本报为此特邀专家,结合我国情况,为大家总结出一些滥用后最易存在健康风险的药物。

  抗菌药。

  黑名单中列出的抗菌药,主要是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吴玉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生活中不少人一感冒或者腹泻,就自行用抗菌药解决,这是错误的。一般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拉肚子等,服抗菌药才有效。抗菌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同样可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如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损害人体器官等。有研究显示,儿童滥用喹诺酮类药可损害负重关节的软骨,影响骨骼生长。我国喹诺酮类药品的说明书也基本都会写明“18岁以下禁用”。所以,抗菌药一定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才可以吃,不要盲目自行用。

  抗过敏药。

  “名单中提到的他克莫司、氯苯那敏是比较常见的过敏药,”吴玉波说,“它们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疾病。”许多人出现过敏后,会自行处理。但一般来说,连续服用同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可能引起耐药,其毒性作用也会“积累”。因此,服用超过一个月就需换用其他类型药物或必要时再用药等,来代替常规定时服药。关节痛、高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直接就医,不要自行服药。此外,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可引起心律失常、中枢抑制等副作用,滥用可增加此类副作用的发生率。特别是需要开车、高空作业的人,应选择没有中枢抑制作用或较轻的抗过敏药,以免发生意外。

  止痛药。

  哪里疼了,很多人会自己买布洛芬、醋氯芬酸等等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但要提醒的是,该药长期服用会引起高血压或加重高血压病人的症状,应用需定期监测血压,每3个月到医院随诊,遵医嘱适当调整药量或种类。一般来说,判断止痛药的疗效,以3日内是否有作用为准,因此如果使用3天症状还未缓解,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并且,该类药有剂量的“天花板效应”,即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其镇痛效果不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还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可缓解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偏头痛、神经痛等,而对于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则几乎无效。

  镇咳药。

  名单中提到了一种叫复方福尔可定的药物,吴玉波告诉记者,它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由福尔可定、盐酸伪麻黄碱等组成。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次摄入过多,可能造成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儿童来说,风险更大。因此,该药的用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来确定。也由于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所以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应慎用。此外,吴玉波表示,在国内,不少人的镇咳药都用得太急了。其实,咳嗽是一种有益的保护性反射,它能促进排除痰液、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果过早应用止咳药,会抑制咳嗽反应,不利于痰液的排出。痰液在呼吸道滞留会影响呼吸,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还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最后,睡前慎用止咳药。一般而言,除非咳嗽剧烈、频繁,严重影响睡眠,不建议睡前服中枢止咳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