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农残问题困扰全球

2017-10-24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农残问题困扰全球

  专家呼吁,高度重视菜农教育,开发低毒农药,加强监管检测

  受访专家:

  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 杨忠岐

  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 军

  (图片来源:网络)

  提到农药残留,头疼的并非只有中国,而是全球都备受其困扰。近日,美国环境工作组公布了最新的“2017年美国果蔬农残排行榜”,草莓、菠菜、油桃等12种果蔬被列入农药残留榜单。检测还发现,美国约70%农产品样本存在农药残留。

  农残形势全球都很严峻

  过去的十多年,美国环境工作组每年都会对美国农业部发布的48种果蔬农药残留物数据进行分析,发布“果蔬农残排行榜”。今年,草莓登上了农残污染榜首,菠菜、油桃、苹果、桃子、梨、樱桃等也被列入“农残黑名单”。美国农残检测一向很严,以“项目多、标准严”著称,可在对超过3.6万个样本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还是发现了178个不同的杀虫剂和农药分解物,有的甚至是在清洗和削皮后检测出来的。

  除了美国,农残防控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是难题。2016年,德国慕尼黑环境研究所在14种最受欢迎的德国啤酒中检出农药残留物“草甘膦”;2014年,一家日本大型食品公司的冷冻食品检出超出标准260万倍的农药“马拉硫磷”,此事导致500多人受到毒害。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曾公布《2015中国一线城市果蔬农残排行榜》,油麦菜成为国内农残之最,小油菜、小白菜等20余种果蔬榜上有名。各国都有类似榜单,消费者看到或许又会担忧:“我们还能放心吃果蔬吗?”

  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表示,从排名来看,美国农残超标以水果居多,中国则以绿叶蔬菜为主,这和各国饮食结构和检测标准不同有关,因此一个地方的排名不能说明其他地方的情况,更不能说某地果蔬农残超标,全国的果蔬就都不能吃了。

  从全国来看,我国果蔬安全水平总体稳定。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2014年我国果蔬样品监督合格率高达95%以上。不过,杨忠岐认为,我国农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他说,我国用地球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为保证粮食增产,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已居世界第一。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有毒有害物富集,污染果蔬,诱发食物中毒。据原卫生部统计,我国因农残超标引起的食物中毒人数已从2006年的2974人上升至2014年的5657人。长远来看,农残易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多种疾病,还会通过孕育殃及子孙。

  检测和监管有漏洞

  杨忠岐介绍,目前,中国大部分果蔬仍以分散种植为主,生产规模小,与美国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没法比,所以很难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农残问题。再加上复杂的环境、气候等干扰因素,难以保障每家每户的产品质量标准化。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也给农残管控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不合理使用农药。只要使用合理,喷农药后未必产生农残。经过风吹、光照、降雨冲刷,农药会被分解消散。但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军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人员的教育水平和科学种植能力普遍较低,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比较困难,容易在种植中盲目用药、随意加大药量和频次。尤其是采收期比较长的作物,病虫害防治更易出现上述问题。

  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有研究指出,如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的损失可高达70%,使用农药则可挽回40%的损失。因为杀虫效果好、见效快,农药成为农户防治病虫害的首选,但这也导致了目前大多数害虫都产生了抗药性,农药品种越来越多,农药残留和污染问题越来越重。杨忠岐认为,在人类千年的农业文明种植历史中,有机合成农药的使用不过70年左右,因此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技术也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未必非用化学防治。可见,有机防虫害技术亟需研究和普及。

  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占农药使用量的70%,用于喷洒蔬菜、瓜果表面,易被人体摄入,危害健康。尽管国家已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1059、1605、666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推广更多低毒无害农药,但由于价格、药效等因素,一些不法厂商仍在非法生产销售,流向农村市场。

  监管和惩处不到位。刘军认为,农民在农残问题中也是弱势群体。农民自己不仅要管生产还要操心销售,压力很大,盈利微薄,整个生产过程面临诸多风险,仅把农残问题归咎于他们是不公平的。目前来看,无论是对违禁农药生产销售的源头管控,还是在市场流通环节的检测工作,监管部门还可以做很多工作。对违法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坚决查处,切实保障消费者和农民的权益。

  从农田到餐桌管起来

  从过去的“吃不上、吃不饱”到现在的想“吃得健康”,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已迈上了新的台阶。专家认为,要想管住果蔬农残,必须要在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扎实做好监管工作。

  杨忠岐认为,应当从田间地头抓起,加强对菜农的教育,提供价格合理、效果好的农药产品,加强对农药选择和使用的技术指导,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技术,推广抗病、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开发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水平,提倡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源头上要严格立法,明令禁止和坚决打击剧毒农药的生产售卖行为;完善相关果蔬农残检测标准,建立产品追踪溯源体系;加强农药销售渠道的管理,明确规定销售资质,像管理处方药一样把农药管理起来;在互联网时代,让每个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对果蔬安全信息进行溯源,了解果蔬生产全过程,加强信用体系和农产品品牌建设,让违规使用农药者无处遁形。

  消费者是农残防控的最后一环,专家建议,通过以下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残危害。

  选超市。选购果蔬时尽量去大型超市,其农产品农残检测更为严格,质量更让人放心。尽管菜市场散户售卖的果蔬看起来更新鲜,但农药使用情况不明,须谨慎购买。

  认标识。如农产品有包装,一定要认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产品标识,尽量选择有品牌、可溯源的农产品。

  闻气味。挑选果蔬时,可以先闻闻是否有农药味。农药一般有较大刺鼻气味,如是农药残效期采摘,味道会很大,不建议购买。

  挑品种。尽量选购应季果蔬,多选小型瓜果和根茎类蔬菜,少选连续性采收的果蔬(因成熟期不一致,需要多次采摘),如草莓、韭菜、黄瓜等。建议选一些不需要多次采摘或带皮的果蔬,如玉米、菜花、橘子等。

  先浸泡。农药多呈弱酸性,买回来的果蔬最好用小苏打水浸泡5~1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可有效减少农残毒性。

  变吃法。高温加热可加速农药分解,因此烹饪时可以高温烫煮,一些不易炒熟的蔬菜最好先用热水焯一下。

  最后,专家强调,消费者不必对农残过度担心,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加强,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有能力满足公众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