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药品拆着卖,安全又实惠

2017-11-28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很多人的记忆里,仍停留着这样一个过程:拿着处方去购药窗口,药师会给你一个小纸袋,里面有相应剂量的药,纸袋上写明了服药的方法和时间。如今再去药店买药,患者拿回来的往往都是整盒、整瓶的。病好了药没吃完,家里小药箱常剩很多半盒半盒的药物。于是,便有人怀念起往昔“吃多少,买多少”的售药模式了。其实,国家一直在鼓励药物拆零销售,只是很多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国内药品大多整盒卖

  2月11日晚,记者走进北京朝阳区金台路附近的一家药店。记者询问:“最近肚子有点胀,该买点啥药?”店员拿出一盒吗丁啉说:“这药不错,吃上两片就好了。”“那给我两片。”“没有卖两片的”,店员回应。“可是一盒30片,谁吃得了那么多?”“真不行,要买就得买一盒,否则剩下的就不好卖了。”

  前来买药的钱女士也从旁搭话,年前收拾房屋时,她刚刚在自家药箱里发现了一堆布洛芬、肠炎宁等常用药,有的已经过期了。“有的一盒药只吃了一片,有的药吃两三次后不见效又换药了,就这样,整盒药的大部分都剩了。”她还说,医院也常整盒卖药,结果大量的药剩了下来,时间一长就放成了过期药,只能忍痛扔掉。

  整盒卖药还引起一些患者对药品过度包装的质疑。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的李大爷说:“我需要长期服用的抗类风湿药妥抒(来氟米特片),一个大盒里只有一小板铝箔包裹的药。每次拿三盒,我都会直接在药房把三个铝箔放进一个盒子里,都装得下。这种包装太浪费了。”

  拆分卖安全又省钱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张继春告诉记者,整盒卖药可能出现以下几个弊端。一是,像治胃痛、腹泻、感冒等的常备药,药店都是整盒卖给患者,但往往不需要用那么多。例如治拉肚子用的黄连素,可能吃三五片就够了,剩下的容易浪费。二是,药物剩下了,下次出现同样症状要用时,可能都过期了。尤其抗生素如果用不完,很可能被滥用。“当然,许多厂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不少抗生素的包装都是3~5天的量,只要别一次买好几盒就可以避免滥用。”三是,一些抗生素以外的处方药包装太大,如果医生每次开整瓶,可能让患者不注意复查。她举了个例子:“比如治疗肿瘤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甲氨蝶呤是100片/瓶,医生往往一张处方开20~40片,并嘱咐定期复查。若开多了,病人往往吃半年都不来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甚至白细胞降得很低都不知道,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从安全的角度看,很多药品确实应该拆分零售。

  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胡欣也指出,为防止药品浪费,一些药厂推出了小包装药品,比如把规格为6片的药改为4片,满足患者的短期用药需求。当然,一些慢性病用药仍需要较大包装的药品。虽然从表面上看可能药价贵了,但从总量上看,其实能为患者省钱。不过,药厂应合理包装,适当降低这部分成本,避免以安全用药为出发点,却造成过度包装的结果。

  拆零销售难推广

  实际上,早在2000年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就有关于药品拆零销售的说明。2013年的新版规范中明确要求“药店要设置拆零专柜,并配备消毒棉球、药品袋子、剪刀等;拆零销售应当使用洁净、卫生的包装,包装上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批号、有效期以及药店名称等内容;负责拆零销售的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拆零的工作台及工具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提供药品说明书原件或者复印件。”但记者也注意到,此项规定中并没有明确哪些种类的药物应当拆零。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受访者,没有一人听说过此项规定,调查的3家药店也并无“拆零专柜”。一位药店经营者告诉记者:“拆零对我们经营者有风险,而且很多人也不接受拆零后的药品。”他解释说,拆零散卖要配备拆零袋,要在袋上注明规格、用法用量等内容。每个药店的药品种类有成百上千种,人们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既然有法律规定,为何药品拆分零售还是难以推广呢?张继春表示,医院药房把一些常用药拆开后,会用药袋分装零售,并且注明药名、剂量、用法、厂家、有效期等。药店如果要拆开卖,也需要如此,因而不少药店嫌麻烦,不愿意拆开卖。胡欣指出,药店药品拆零会带来一些不安全性,万一配错了药,后果很严重;药品拆零后被患者买回去,时间一长就可能弄丢说明书等,带来安全隐患;拆包装后过期、变质、氧化,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若照样贩卖,更加危险;一些药店不按规定工具拆零,而是用手直接分发或使用不卫生的纸包装,造成药品的污染。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认为,在香港,无论医生开的药有几盒,也不管价格有多么昂贵,医保患者都只需缴纳10港币的“药事服务费”。多数发达国家也都通过科学的医保付费方式对药品费用、医生用药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约束,药品对医院来说是一个纯成本,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药。而国内的情况是,由于医保和药品价格机制等原因,药品仍然是部分医院的利益来源,卖得越多,获利就越多。对药店来说,一方面患者可选择的包装、规格相对较多,可以按需要购买小包装药品,其实在农村地区,拆零销售的情况较为常见;另一方面,患者具有自由选择权,这家买不到可以去另一家。随着药品零售环节的利润逐渐走低,药品拆零成了不赚钱的服务,这也是药店不愿拆零的重要原因。此外,药品拆零专柜必须安排专人负责,还要建立销售台账,一年又可能卖不出多少,投入大、产出少,药店不想做亏本买卖。

  应鼓励药企生产小包装药

  从便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讲,拆零药品销售值得提倡。但在实际操作中,哪些药可拆零销售,国家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专家建议目前国家应进一步规范药品拆分零售的法律法规,并鼓励企业生产小包装的药品。

  张继春介绍,目前很多医院的拆分零售做得比较规范。国家在完善相关拆分零售的规定时,应参考医院比较成熟的做法。此外,她建议在推行药店拆零售药的过程中,国家要加强监管,保证规定能落实,并长期规范。

  牛正乾建议,国家现阶段应该鼓励药企生产小包装药。对于企业而言,小包装会导致社会成本增加。打个比方,一盒30片的吗丁啉,若拆分成10片装,那么外包装的纸盒就会增加两个。为了鼓励企业,国家应从招标、采购、价格加成管制等领域减少干预,发挥市场自身的作用,增加企业积极性。

  “生产小包装和拆分零售,短期内的确会影响药企利润和销量,但长期却会带来收益。”牛正乾说,拆开卖的前提是药品性价比高,用很少的钱,就能治好病。当医生和老百姓都认可某种药品时,这个药就能真正获得好口碑,实现品牌价值。只有当药企注重性价比时,才真正回归到为健康服务的正确轨道上。另外,药企应避免过度包装,省下成本,抵消拆分销售时增加的部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张继春主任药师 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张继春 女 1943年7月7日生于辽宁省绥中县 主任药师。学习经历:1965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1979年—1980年北京医科大学药理进修;1987年—198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德语言培训中心学习;1989年10月—1991年5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Rudolf Virchow Standort Charlottenburg医院进修。工作简历:1965年9月—2008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1974年5月—1975年7月受周总理、卫生部的派遣,赴西藏阿里地区任中央医疗队队长。1975年—1978年任协和医院四支部(药剂科、器材科、供应室)党支部书记,1978年—2005年先后担任过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事委员会秘书主要工作:从事调剂、制剂及药事管理工作,文革后拨乱反正,整理修改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改进药房的硬件设施,改善工作环境,贯彻国家各项法规政策,严格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等,严把药品质量关,通过药事会严格选择药品品种、生产厂家及供应商,抵制不正之风,廉洁自律,使协和保持业内好名声,保证了医院医教研的中西药品、化学试剂的供应,从未进过伪劣药品,也未造成过积压浪费。负责协和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的编写,供卫生部药政部门的参考(登在1985年7月9日健康报上)并发文至各省市卫生局,推动了全国基本药物的制定。参加药库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获卫生部三等奖),86年写了“药品缺货严重,诊病医疗困难”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又转载在CHANA DALY,引起国内外的震动,参加卫生部(1982年)127种淘汰药品的遴选、历届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参加卫生部管理年的督导,先后去过上海、广西、杭州、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西藏、云南、四川等14个省市。参加陈竺部长“健康中国2020”课题调研和邵明立副部长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参加“安全用药 家庭健康”全国竞赛的编审题目及竞赛的决赛评委,参加科技部的科普宣传及课题。遴选推荐优秀药学知识科普图书。编写科普折页及《安全用药十万个为什么》,经常参加科普讲座及咨询。根据43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医院用药差错分析与防范”的讲稿,在全国安全合理用药巡讲,曾在北京、天津、重庆、沈阳、哈尔滨、新疆、西安、郑州、福州、成都、苏州、无锡、石家庄等先后50余场(包括院内、科内)教学工作:安排和指导北医、北京卫校、进修生的教学,担任协和护校兼职药理教师(1976-1988)及硕士研究生讲课,多次组织科内培训,班组长培训,药学知识竞赛等。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