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调查:超半数受访者称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

2018-02-03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喝隔夜茶会致癌”“不吃油盐能降压降脂”“晨练越早越好”“草莓冻干后抗癌有效性增加10倍”……你是否曾在某些媒体上,见过类似的养生谣言?

  不少人因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对各种养生谣言深信不疑,甚至付诸行动。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微信(59.2%)、电视(48.2%)和网站(43.9%)是人们获得医疗养生信息的主要渠道。67.3%的受访者认为医疗养生谣言催生了虚假保健品等不健康养生市场。

  2017年7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中心正式发布《全国食品药品科普状况调查(2017)》,系统调查了我国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现状。针对调查结果,《生命时报》专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颜江瑛。她直言,近年来,我国食药监管工作取得很多成绩,但食药安全风险隐患还很多,监管工作与党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

  坚决打击伪专家

  《生命时报》:调查发现,老百姓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关注意识很强,但了解度相对不足,呈现出高关注、低了解的特点。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颜江瑛:高关注和低了解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老百姓对“四品一械”安全知识掌握的薄弱性。因此,我们要严厉打击谣言,大力开展科普宣传,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生命时报》:调查指出,老百姓对安全知识内容不太满意,主要原因是内容太杂乱(31.6%),难辨正误,不知该信哪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颜江瑛:一方面,我们要针对热点,及时将安全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另一方面,公众也要提高寻找安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权威平台。推荐大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和“食事药闻”微信寻找官方声音。在总局网站,有专门的辟谣平台,针对“肉松是棉花做的”“面条中含胶”“塑料大米”“塑料紫菜”等热点谣言及时辟谣,还会定期整合汇总食品药品类谣言,方便广大群众查阅。官方微信设有科普问答、安全提示等栏目,针对社会热点做出解读。

  《生命时报》:近年来,人们普遍反映专家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个内容,专家的观点不一致,一会说有问题,一会又说没问题,不知该信哪种说法。

  颜江瑛:确实存在不同专家观点不一致、专家解读晦涩难懂,以及个别媒体随意“肢解”专家意见等情况,这些都会造成公众对专家不满。近年来群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的误解就是典型例子。另外,还存在一些伪专家,不仅让公众失去对科研人员的信任,也增加了科普工作的难度。

  科学上有争议是正常的,尤其是尚未有一致认识的领域。对过于专业、晦涩的解读,专家们要接地气。而对断章取义的专家解读和伪专家混淆视听,我们应坚决打击。下一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中心将建立科普专家委员会,选择权威专家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声,加强安全知识的可信度,避免杂乱甚至错误信息扰乱大家的生活。

  《生命时报》:调查发现,政府宣传重在权威发布与内容制作,较少与社会媒体合作,导致推广规模相对有限。政府如何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

  颜江瑛:近年来,我们组织媒体“走基层”,报道基层食药安全监管工作,还编制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新闻报道服务手册》,引导媒体科学、客观地报道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今年新闻宣传中心已经在多家视频网站开通了频道,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科普内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和社会媒体的合作。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过程中,媒体应勇担责任、抵制谣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契机新挑战

  《生命时报》:您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工作已经10年了。在您看来,10年来,我国“四品一械”监管工作有哪些进步和挑战?

  颜江瑛:我来总局工作这10年,也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发展的10年。一方面,总局通过专项整治、综合治理、加大抽检力度等手段,重点整治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总局着力整肃药品医疗器械行业风气,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行业潜规则,净化行业生态环境。比如,近几年,总局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严惩造假。总局还在完善法规标准制度体系、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说到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药品源头风险增大;食品药品产业“小散乱”,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数据造假引起的风险增大;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带来的未知风险增大;社会舆论环境导致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异常敏感;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屡次调整,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滞后,基层专业技术力量、检验检测手段和经费短缺等问题,造成管理风险增大。

  对此,我们要按习总书记的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能,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生命时报》: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是否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颜江瑛:互联网时代给食药监管带来新挑战,也带来新契机。作为新闻发言人,我更多的是和民生打交道,这要求我更多地考虑百姓关心的问题。中国网民非常关心政府事务,了解舆情是做好新闻发布工作的基础。另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应对假新闻,也是我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假新闻就像病毒,政府要及时、持续地传播正确信息,不断提高公众辨识、抵御谣言的“免疫力”。同时,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大众的交流,拉近大家与政府的距离。

  掌握知识才有辨别力

  《生命时报》:抛开新闻发言人的身份,您如何在生活中保证家里的食品安全?

  颜江瑛:我也是普通百姓,同样关注家里的食品安全。但我知道,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是稳定向好的,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掌握正确的保存和食用方法,应该说都是安全的。比如大型超市进货时必须核查供货商资质、索要产品检验报告,能很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生活中,我算是“网络达人”,常在朋友圈里向身边人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知识,才能有辨别力、判断力和正确的选择能力。

  《生命时报》:您的朋友圈里是否也有各种健康谣言?面对谣言,您会怎么做?

  颜江瑛:我的朋友圈里也有各种健康谣言。面对谣言,我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诉身边人不要相信,也会收集这些谣言,带回工作中分析,展开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和辟谣工作。想要消灭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土壤,特别需要政府、企业、专家、媒体、公众共同努力,用科学和法律武器遏制谣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