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10颗栗子能顶一碗饭?吃够这个量快住嘴

2018-02-20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饱满的光泽、金黄的果肉、软糯的口感……这个季节不是只有呼啸的北风,还有处处飘散着的糖炒板栗的香味。

  捧着一袋炒栗子,一边剥一边吃,根本停不下来。可你知道吗,10个栗子的热量就等于1小碗米饭。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解读一颗栗子背后的营养密码,提醒你如何吃栗子才能不“超标”。

  受访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研究中心副教授 常徽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 贾健斌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 全毅红

  开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张新响

  10个栗子能顶1碗饭

  栗子营养丰富,富含维C、维E、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成分,特别是钾含量更是丰富,每百克含440毫克。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补脾养胃,能强筋活血。因此,在栗子成熟的秋季,吃些栗子对身体多有裨益。但不宜过多食用。

  1颗熟栗子重约10克,可食部分约重8克,热量为17千卡,10颗去壳栗子的热量是170千卡左右。

  100克米饭的热量是116千卡,1小碗米饭重约150克,热量为174千卡。不难看出,吃10个栗子,就相当于吃了1小碗米饭。

  再加上糖炒栗子时,渗入少量糖分和油脂,其热量会更高。因此大家在吃时须控制量,每天最好别超过10颗。

  如将栗子作为间歇零食,可在正式用餐时,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或通过增加运动的方式消耗掉这部分热量。

  消化不良、经常便秘的人和儿童都不宜多吃栗子;上火严重、发烧的人最好不要多吃;栗子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更不宜食用。

  栗子吃对了能“治病”

  扁豆栗子粥,健脾祛湿

  脾虚泄泻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症状是:大便溏泻,容易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就会大便次数增多;还伴有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细弱等。

  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经和胃经,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血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吐逆、泄泻、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证。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胃、除烦消渴的功效,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强调说,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三者同煮食用,可健运脾胃,又能补肾强筋骨。

  需注意的是,栗子最好是炒熟或煮熟后食用,且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导致气滞。

  做法:

  取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服用。

  红薯板栗粥,补虚壮腰

  红薯补虚,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等功效。板栗性温,能健脾胃,益气壮腰。

  将红薯和板栗搭配,与糯米和小米熬粥,是极佳的食疗方法,适合老年人补虚益气、强肾壮腰;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症具有食疗功效。

  做法:

  取红薯80克,板栗10颗,糯米50克,小米25克。

  红薯和板栗去皮切小块,放清水浸泡备用;糯米和小米用清水洗净浸泡15分钟。

  在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加入糯米和小米,调小火煮15分钟,倒入板栗,继续煮10分钟,然后倒入红薯,熬至红薯板栗熟透即可。

  板栗姜枣饮,散寒止泻

  秋季昼夜温差将进一步增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容易发生。若夜间寒气内侵,也可引起关节疼痛。

  中医认为,板栗性温,味咸,入肾、脾、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

  板栗姜枣饮具有散寒、止泻等功效,适合有脾胃虚寒导致的恶心呕吐、胃脘隐痛、大便溏泄等症状的人。

  做法:

  栗子150克,大枣8枚,生姜15克。板栗剥壳取肉,每枚切成小块,和红枣、生姜一起加水1.5升,大火煮开后,文火再煮30分钟即可。

  嚼生栗子,缓解喉咙干

  嚼生栗子仁,能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可缓解喉咙干痒。

  中老年人,由于阳气渐渐衰退,不仅会出现腰膝酸软、四肢疼痛,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咽喉干痛不适感等问题,这些都是脾肾不足的表现。当从补脾肾入手,及早预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行的方法。

  不过,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