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王大爷患冠心病多年,需要长年服药。他有个习惯,每次服药时都用一大杯水送下药片,而且喝得很快。
最近一次王大爷服药时呛着了,顿时呼吸困难,冠心病突然发作,幸亏送医及时才化险为夷。
专家指出,王大爷的错误就在于服药时喝水过多、过猛。
喝水方法不正确很容易引起危险,心脏病患者尤其要牢记喝水“五不宜”。
不宜过猛
心脏病患者喝水太猛,会使心脏负荷过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喝水时千万不能过猛,要一口一口慢慢喝。
不宜过多
心脏病患者服药喝水以200-300毫升为宜,小口喝下。每天可少量多次喝水。
不宜过烫
建议平时喝30-40℃的温开水。吃饭喝汤时也一样,刚出锅的羹汤不要马上就喝,稍微放凉一会儿再喝。
不宜过勤
心脏病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匀速的间断补水方法,即每隔2-3小时适当饮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尤其睡前、半夜醒来和晨醒这3个时段,要喝水100毫升。
不宜过凉
天热时,人们喜欢喝冰镇饮品、吃冰西瓜来解暑。但有心脏病的人,最好不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和食物,否则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有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危险。
不少家长反映:我家孩子接种疫苗之后,注射部位又红又肿,要紧吗?还有的人说,孩子接种后发烧了好几天,是不是不适合接种疫苗?有些家长甚至因为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自行终止了孩子补种疫苗。前不久,就有个4个月的孩子,由于接种后有些发热症状,家长强行结束了孩子接下来的免疫接种,导致家中多人传染上了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