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女人身体3处绝对不能“冻”

2010-12-02 05:5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寒潮来袭,气温持续下降,坚强抗冻的潮人们这时候还想坚持“美丽冻人”的冬日狂想?人们常言“春捂秋冻”,秋天如何冻才更健康呢?<br><br>

  寒潮来袭,气温持续下降,坚强抗冻的潮人们这时候还想坚持“美丽冻人”的冬日狂想?人们常言“春捂秋冻”,秋天如何冻才更健康呢?

  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医生说:三成来院就诊的患者是“冻”出来的

  误解“秋冻”而致病的人还真不少。“每年一入秋,这样的患者就多了起来。”专家说。在每天接诊的关节炎患者中,冻出来的至少占1/3,其中以爱美的女性为主,三四十岁,甚至年龄更小的患者越来越多。

  另外,还有些患者因为骑摩托车、电动车,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导致膝盖长期受风致病。

  专家说:适当“秋冻”有益。哪都可以冻,这3处绝不能“冻”

  其实,老话说的“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易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因筋脉气血运不畅引起的风湿关节病等,因此,为了适应严寒,在气温不太冷的时候,适当冻一冻,可以激发身体的抵抗力,增强耐寒能力,避免和减少因寒而致疾病的发生。

  “然而,秋冻一定得掌握好度。”有些人一降温,马上就裹得严严实实的,身上直冒汗,那样更容易感冒,身体的适应能力会减弱,同样对身体不利。

  秋冻要有度。当天气骤然变冷、早晚温差大就应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不冻头、腹、足。头、脚、肚脐等应被排除在秋冻之外。“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暖水瓶不盖塞子,还是不能有效保暖”。

  因此,在秋天风大、气温下降之际,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吹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肚子、脚也一样,要注意保暖。

  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冻出来的悲惨案例:冬季这样穿最“毁容”

  “冷女人”血行不畅,不仅冬天会手脚冰凉,而且面部容易长斑,同时,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缺乏生气。女人的容貌要水润通透,就要求体内气血也能够通畅。冷天里穿着太清凉,身体的血液容易淤滞,长期如此,脸上就会长斑,脸色也不好看。

  许多白领女性出现“屏幕脸”,面色暗淡、长斑、苍白等,其实都是气血出了问题,长期劳累、工作压力大以及冷天不注意保暖等都是重要原因。血行不畅还会带来很多的妇科疾病。天气转凉以来,妇科病患者数量上升了30%以上,都是冻出来的妇科病。

  专家表示,女人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造成性欲淡薄,缺乏欲望。宫寒造成的淤血,导致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此外,宫寒还容易导致不孕。中医常说“暖宫孕子”,只要子宫、盆腔气血通了,炎症消除自然就怀上了。所以,健康、“幸孕”的小肚子都是暖暖、软软的。因此,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女性,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还可以吃一些“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科学“秋冻” 教你几招

  如何科学的“秋冻”?专家介绍,穿得少一点儿没关系,但身体必须要动起来。比如快走、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都很好,这些运动都能刺激并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冻冻自己,比如年轻人早上起来可以用冷水洗脸洗手,一些身体强壮的人还可以适当洗洗冷水浴。

(实习编辑:叶洁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 李志更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

    擅长领域:慢性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皮炎、失眠、慢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男妇科病等。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