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社区盲人定向行走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2010-06-2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定向行走是盲人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定向是盲人利用残余视力和多种感官功能,在环境中确定自身的方位以及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思维过程。行走是在定向的基础上盲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br><br>

  定向行走是盲人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定向是盲人利用残余视力和多种感官功能,在环境中确定自身的方位以及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思维过程。行走是在定向的基础上盲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定向行走是盲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行走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技能。但在我国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近几年才被社区康复机构重视。现就云南省西山区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八个街道办事处2004年9月-2007年9月,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服务对象138例(医学诊断为低视力或盲)。其中男77人,女61人:年龄结构:70岁以上26人,60~69岁27人,50~59岁39人,49岁以下46人;先天性盲76人,后天因各种原因致盲62人;城镇户口87人,农村户口51人。

  1.2 训练方法 首先由康复中心社区康复部对八个街道办事处的12名社区康复员进行为期3周的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培训。然后由这12名社区康复员对有需求的低视力或盲人入户建立训练档案后,一对一的进行长距离、短距离和不同路面独立定向行走训练服务,根据“盲人定向行走技能评估”标准,定期进行评估。

  2 结果  经过3年训练评估,结果显示见表1。

  3 效果分析  通过3年的训练和观察我们可以看出,盲人定向行走能力受其主观状态:心理因素、嗅觉、听觉、触觉、身体状况;客观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致盲时间、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1 主观状态  3.1.1 心理因素 盲人要想安全有效地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必须在出发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怎样去那里?通过问答这三个问题,帮助自己制定行走的计划或在头脑中构思一个旅行路线图。

  如果盲人在行走前未能对行走路线在心理上形成一幅地图,明眼人应该制一幅触摸地图或带领盲人走一趟。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明眼人都要让盲人了解路上的重要路标和线索,如:建筑物、特殊位置的树、邮筒、交通岗、特殊质地的路面及熟悉的声响、气味等,以便帮助盲人确定好方向,有效地行走。有个别盲人心理状况不好,没有走出家门的愿望,这样的患者难以接受训练,即使接受训练其效果也不好。

  3.1.2 触觉、听觉、嗅觉作用 盲人可利用触觉、听觉和嗅觉在大脑内形成自己特殊的空间感觉与认知,这些空间感觉与认知在大脑中经过整合,为盲人的行动提供指导。

  (1)利用触觉感知温度的高低、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气流的快慢、路标的形状及路面的质地等。

  (2)利用听觉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是盲人在行走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声响是与其特定的环境有关系的,如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就可以判断前面是学校;听到商贩的叫卖声,则意味着农贸市场就在附近;鸟啼声意味着前面是树林;蛙鸣声意味着接近了池塘;流水的哗哗声提醒你离小河不远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汽车声响判断汽车行驶方向,根据来自前后左右各种车辆行驶声判断十字路口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走路时的脚步声、用嘴发出“咂咂”声的回声判断前面是否有楼房或其它较高的障碍物。有障碍物,回声发闷;没有障碍物,则声音发空。

  (3)利用嗅觉对盲人辨别方位及行走也能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如餐馆的饭菜香味、医院的消毒水味、油漆店的油漆味、花店或田野的花香、垃圾堆的腐臭味等都能帮助盲人认识特定的环境。

  3.1.3 身体状况 盲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定向行走的影响也是比较大。当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自我感觉良好时,在行走中辨认物体比较容易,触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能感知环境中极微小的变化;当身体状况不佳时,特别是伤风感冒咳嗽头晕鼻塞时,定向能力很差,心情压抑、感觉厌烦时,辨认能力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行走就很困难,外出时,最好结伴而行。

  3.2 客观因素  3.2.1 年龄 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接受训练的效果要优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因为年龄越年轻其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欲望越强,因此就迫切希望有办法实现愿望。

  3.2.2文化程度 无论是先天致盲还是后天致盲,上过学的患者接受训练的效果要优于未进过校门的患者。上过学的患者对事物的认识、信息的来源及信息的完整性都比较快。因此不同的文化程度训练的方法和掌握的进度也不同。

  3.2.3 致盲时间 分先天致盲和后天致盲,后天致盲患者接受训练的效果明显优于先天致盲的患者。因为后天致盲患者在未盲以前,社会上很多事物和信息在他大脑中已经形成印象,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讲解或描述每一个事物、物体、地形或环境时,他很快就能接受,且能按照老师的指点顺利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3.2.4 家庭环境 后天训练对盲人定向能力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父母是盲人的第一老师,因此父母对盲人定向行走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首先父母不要过分保护盲人,要让他们自由行动,使他们养成独立、坚韧的性格,但同时又不能把他们丢在一边不管,不要让他们在自由活动中过分受到伤害,以免使他们在几次伤害之后,不敢再移动半步。

  在城镇生活的患者家人较重视这一点,而在农村生活的患者要么放任自由,什么都不管,要么就关在家中,不让出门。在训练的过程中生活环境不同的患者,接受训练的效果也不同,城镇生活的患者要明显优于农村生活的患者。

  3.2.5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如天气、路面等对盲人定向行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晴天时,各种声音听得较清晰,而阴天时,特别是刮风下雨时,各种声音变得暗哑,较难辨认。因此刮风下雨时,盲人最好不出门,如必须出门,行走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最好使用雨伞而尽量不要穿雨衣。

  不得不用雨衣时,也要设法将耳朵露在雨衣的外面,否则容易迷失方向,甚至会发生生命危险。再如路面,干燥的路面可以听到敲击或哒哒的脚步声,较易辨认环境;而泥泞的地面就不容易辨认。

  总之,盲人的空间感知觉更依赖于非视觉的其他感知觉的综合感受。盲人的认知由点到面,再到空间,有些方面甚至比明眼人更能细致地感受。

  这是经过大量的生活、学习、反复实践、多次的条件反射强化形成的。研究、了解盲人的空间感知觉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盲人的认知、学习、定向行走和生活。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