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冬季取暖小心暖气偷袭你的心肺

2011-11-19 00:23: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冬天到了,北方又开始大量供暖,暖气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大多数市民愿意窝在暖气十足的房间里,殊不知,长期呆在暖气房内会对内脏健康造成伤害。

  专家指出:放盆水、少洗澡、多吃韭菜胡萝卜可缓解干燥闷热

  每年冬天,一进入11月份,“供暖”就成为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格外关心的事儿。暖气一来,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走进暖意融融的屋内,谁都会陷在这种温暖的幸福和惬意里,再不愿出门了。然而,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惬意中可能隐藏的危险,一不小心让暖气成了健康杀手。《生命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以及电话采访了北方多家大型医院,发现俗称的“暖气病”患者在最近半个月内骤然增加。“暖气病”带来的危害,小到“嘴唇干裂、咽干声嘶、皮肤瘙痒、鼻出血”等轻微症状,大到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病症,无一不提醒我们,暖气既是“朋友”又是“敌人”,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

  “暖气病”侵袭北方城市

  11月24日上午8点,当记者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时,候诊区早就座无虚席,80%以上都是老年人,他们的咳嗽声不绝于耳。据分诊台王护士长介绍,近些天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多,平时只有400多人就诊,现在每天都得挂出去五六百个号。“这些病人多数都是患上了呼吸道感染。”朝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杨媛华告诉记者,这和最近天气特别冷,很多人家里来了暖气,怕热气跑出去,不愿开窗换气,导致屋里空气干燥、质量又差有一定的关系。病人中,除了鼻咽干燥、咳嗽声嘶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皮肤干、眼睛干涩、头晕眼花、烦躁不安等“脱水”症状也很明显。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解到,供暖半个多月以来,在哈尔滨、沈阳、天津、太原、保定等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些医院,因感冒咳嗽、嘴唇干燥、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就诊的人也多了起来。而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内科疾病,以及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科疾病也出现了一个发作的小高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的220张病床、呼吸科90张病床都已住满,加床挤满了楼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以及呼吸科的病房也早已爆满。

  家住哈尔滨道里区的张大爷10月份刚刚退休,天气冷不愿意出门,家里暖气还烧得挺足,结果没一个月就“憋”出了病。(上接第一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门诊部主任王秀菊教授介绍,来暖气后室温过高,空气流通不好,造成室内干燥、闷热,是引发“暖气病”的重要原因。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可能引起一系列皮肤黏膜“干燥”症状,进而影响人体免疫功能、造成抵抗力下降。

  伤害人体五大部位

  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来暖气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就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血管、泌尿系统等身体五大部位都会跟着“遭殃”。

  呼吸系统。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泌尿系统。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眼睛。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卫生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介绍,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李为民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197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在美国Wake Forest大学Bowman Gray医学院受聘为International Research Fellow。1997年再次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Wake Forest大学研修。1995年担任心血管内科二病房主任。1999年担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党总支书记。2002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2004年担任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起搏电生理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特邀专家,中华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五家国家级杂志编委,黑龙江医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卫生厅药品审查委员会委员。   李为民教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组织抢救了大量急重症患者。在介入性治疗方面李为民同志有很深造诣,带领其他同志完成了大量介入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急诊介入治疗、冠状动静脉瘘GDC弹簧圈封堵术、经皮腔内心肌激光打孔术、局灶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双室起博器治疗心力衰竭、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等先进技术,成功挽救了许许多多危重病人。   作为心血管内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为民教授时刻关心学科发展,积极开展科研项目,2002年以来担任国家十五攻关科研合作项目东北地区项目负责人2项,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及其它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近三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9篇,2004年又有2篇中华牌论文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科研方面与美国Wake Forest大学在心力衰竭机制和治疗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建立清醒犬模型,利用压力-容积关系定量测试左室功能的研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Zuxi Yu教授合作开展骨髓干细胞心肌移植的实验研究。国内率先开展ACEI和ARB防治房颤心房重构的实验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