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鸡精不是天然调味品 部分小企业用鸡肉香精冒充鸡肉粉

2011-08-15 14:18:00新华网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鸡精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在使用的调味料,很多人认为鸡精是从鸡的身上提取出来的,但是事实上,鸡精并不是天然的产品,消费者都被鸡精的广告误导了。

  鸡精是家庭厨房常用的调味品,但大多数消费者对鸡精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形象地画着一只肥鸡,或者写有“用上等肥鸡制成”等字样。其实,鸡精并非天然调味品,而是以味精、淀粉、盐、核苷酸鸡肉粉等为原料,再添加食用香料等混合、干燥加工而成。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盐占到10%以上。

  据介绍,好的鸡精里配料成分应当有鸡肉粉,但由于鸡肉粉很贵,因而部分小企业制作鸡精时就用鸡肉香精来冒充鸡肉粉。鸡肉香精是用一些香辛料来模仿鸡肉的香味,根本就没有鸡肉成分。有些劣质鸡精甚至使用日落黄色素,是化学合成色素,长时间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选购鸡精呢?

  首先,要看产品的包装。合格的鸡精包装应该采用三层铝箔包装。其次,则需观察颜色。如果颜色过黄,则一般是添加色素的缘故。第三,闻香味。真正的鸡精加热香味持久,晾凉也仍有香味。第四,看沉淀。将鸡精放在玻璃杯中,加入开水。优质鸡精的溶液比较浓厚,沉淀物较少。第五,不要图便宜,符合业标准的鸡精产品成本平均要比假冒伪劣的鸡精高出50%以上。最,还应该留意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有详细的主要成分,认准业GCB标志。

  专家表示,尽管按国家有关标准生产的鸡精对人体是害的,消费者也应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来选用鸡精。如果烹饪对象的食物特征、风味比较突出,如肉、鱼等,应选择味精,而非鸡精,否则可能有损食物本身的特殊风味。如果烹饪对象是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则不宜使用鸡精。因为鸡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也就越差。鸡精的溶解性要比味精差,所以在使用鸡精拌凉菜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再浇到凉菜上。

  鸡精怕高温。鸡精中含有谷氨酸钠,应注意不要长时间高温加热,否则会产生有毒物质。除此之外,鸡精里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故痛风患者应该少吃。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林昭彤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