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奥利(化名)约了一群朋友一起去玩,在车上无聊的时候,就跟朋友一起组队打王者。开局不到半小时,奥利就感觉脑袋隐隐作痛,胃里翻滚,呕吐的感觉快用冲破喉咙顶。
奥利很是纳闷,怎么车上的小伙伴都没事,就他自己一个人“晕车”呢。难道是跟自己的体质有关?
一、晕车和体质有关系吗?
晕车是运动症的常见表现之一,虽不是什么疾病发作,但晕起来的感觉就跟发烧感冒一样让人难受。不过产生这个症状跟人的体质并没有多大关系,产生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和人们的内耳里的平衡器有关。
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晕车是大脑的“中毒”反应,并对此做出“应对措施”,呕吐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身体快速把“毒素”清除。
为什么晕车会给大脑一种“中毒”信号呢?这就要从人类的进化史开始说起了。人类从类人员,进化到智人,经历了千万年,而正在成为“人”,也要经历几百万年。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一直是靠双腿移动的,真正坐上汽车和轮船,不过几百年。我们的身体虽然节省了体力,但大脑进化水平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出行方式。
我们乘坐着交通工具时,大部分感官告诉大脑:身体处于静止。与此同时,内耳里的平衡传感器又通过不断晃动的液体告知大脑,我们是在前行的。
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收到两种不对称的信息,经过一番判断,它认为:你可能中毒了。于是它就会发出呕吐指令,让你快速解毒。
那么至于为什么有些人坐车会晕车,有些人则不会呢?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进化的运气了。
二、坐高铁为啥不晕?哪些行为会加重晕车?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内心反驳:胡说八道,我坐高铁时速300公里都不晕,坐车时速顶多100公里,怎么会晕?
坐高铁不晕车,就用从神奇的视觉效应说起了。高铁列车用的是一种怪夹层玻璃,这种玻璃不仅能抗风,而且还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没有光畸变,能真实反映景物形态,视觉非常清晰。
光线透过玻璃均匀折射时,给肉眼一种“减速”感,我们往窗外看过去,也不用因为高速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高铁列车平稳运行,离不开驾驶技术过硬的司机。高铁司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各个都是驾驶技术的顶尖大牛。
高铁列车运行极度平稳,坐上去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乘客也不会因为晃动过大而晕车。通过高铁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晕不晕车,主要看两个调节机制:内耳前庭和感知速度的视觉。
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耳朵中的内耳前庭器官,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具有调节身体平衡感受的能力。
它经前庭神经与中枢神经相连接,当交通工具发生旋转、启动、刹车、晃动、颠簸及电梯升降超出了前庭调节的平衡范围时,也就会加重晕车。
视觉能让人体感受匀速运动,并也传递到大脑。眼球可以通过判断景物的变迁,感受画面的上下颠簸或者运动,如果视觉感受到的颠簸程度超出内耳前庭系统可以接受的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的眩晕感,引起晕车。
除了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睡眠差、过度劳累,过饥过饱,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也会造成乘车者晕车加重。
三、收好这4个晕车妙招,出行不再怕
晕车不是病,只是身体的一个自我保护、调节的机制反应,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治疗方法。但是晕车的体验并不美好,如果要外出,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缓解晕车的小妙招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邹宇主任建议,平日容易晕车者不妨多坐车进行训练,可先从通风较好的乘车环境开始。
心态放松
不少晕车者都是受到心理暗示影响,一闻到汽油味或者一看到车就犯晕。邹宇表示,上车应放松心情,听听歌,哼哼小曲,尽量让自己分散注意力,不要陷入上车就晕的心理暗示。
饭吃7分饱
晕车的人,容易犯恶心感,但坐车也不能完全不吃饭,低血糖更容易产生眩晕,加重晕车的感觉。吃饭吃7、8分饱,让胃液有感觉,不至于空腹。
口含生姜
可将生姜切成小片,乘车前含上一片或贴在肚脐处,可有效缓解头痛、呕吐等晕车症状,或者含一些姜片糖,也有同样效果。
合理选择晕车药
对于有中度、严重晕车症的人,可以选择使用药物帮助降低难受感,如多多潘立酮片。它是一种常见的胃动力药,临床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
潘立酮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从而抑制恶心、呕吐的感觉。一般晕车药建议在乘车前半小时到1小时服用。
五一假期之际,外出游玩,免不了舟车劳顿,晕车的朋友出行前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或许以上这些小妙招可以帮助你减轻不适,愉快游玩。
参考资料:
[1]《晕车是因为大脑认为中毒了》.健康时报.2019-05-21
[2]《晕车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有效预防?》.广东卫视健康有道.2018-11-20
[3]《十招助你远离晕车》.广州日报.2019-01-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