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四个时刻风邪最伤人

2013-09-20 00:00:3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便有秋风疾进的意思。风为百病之长,在四个时候尤其要注意防风邪。

  白露过后,秋高气爽,还伴有习习凉风,人们经过酷夏的洗礼,很是享受这个时节,但此时也是风邪开始发威的时候。《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便有秋风疾进的意思,而大家熟悉的“秋风扫落叶”这个俗语更是突出了秋风的肃杀、疾进之势。风为百病之长,在四个时候尤其要注意防风邪。

  夜间开窗迎风睡

  督脉肾阳很受罪

  熬过了闷热的夏季,开着窗户,在微凉的秋风中入睡,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苦尽甘来”的享受。白天这样倒也还好,但是夜间气温降低,人体阳气逐渐归于体内,这个时候就应注意防风保暖,凉风侵袭可使督脉和肾阳受损。督脉循行于我们的后背正中线位置,为“阳脉之海”,晚上凉风侵袭到后背,时间久了会导致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的作用减弱,到了冬天就会尤其怕冷。此外,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走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为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后腰两侧受风邪凉气的袭扰,也会损耗我们的肾阳之气,不利健康。

  因此,在夜凉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窗户大开睡觉,适当关小一点通风即可,并且睡觉一定要盖被子,尤其注意背部和腰腹的保暖。此外,睡前可以先将双手搓热,再揉搓腰部,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晨起冷风袭鼻腔

  呼吸系统恐遭殃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早晨出门被凉风一吹,很容易诱发旧疾。早晨起床时,人体的阳气就像一个小火苗,开始慢慢变旺,不注意的话,风邪入侵就会损伤阳气。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增加热能,早饭要吃好,尤其是体弱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出门。

  但是,有时候也不妨“以冷制冷”,每天早晚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洗洗鼻腔,顺便揉搓鼻翼,既增强了鼻黏膜免疫力,又可以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以冷制冷的方法也是“秋冻”锻炼的一种,所谓“秋冻”,是指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而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是一种耐寒锻炼的方式。但是,秋冻并非盲目的冻,不分体质的冻。秋季气温变化大,会使人产生冷热不均的感觉,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该谨慎“秋冻”,耐寒锻炼要量力而行。

  户外运动腠理开

  风邪伤身最易来

  秋季凉爽的天气很适合运动,但运动量大时出汗较多,导致皮肤腠理打开,而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这个时候我们容易被凉风侵袭而诱发疾患。《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闭拒”指的就是肌肤腠理闭合,能抵御外邪。人在运动中,就好比一个温泉的泉眼,不断向外冒着大量热气,外界的凉气要穿透热气进入泉眼比较困难,一旦这口温泉停止向外大量冒热气了,凉气进去就会容易很多。因此,运动结束后要尤其注意防风邪,出汗要及时擦拭,不要满身汗在风里吹;如果运动时穿得较少,那么运动结束后就要适当加点衣服,注意保暖。

  楼间疾风常旋转

  脑后受风颈难安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在两栋楼之间走时,会感觉风特别大,就是所谓的过堂风。在秋凉时节,过堂风很容易吹到我们的后脑勺和脖子,吹得久了会感觉冷冷的疼,甚至疼得有点发紧。这个部位的防风措施大家很容易忽略,但我们后脑部位还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一旦被风过多地侵扰,最直接的就是诱发颈椎病。因此在秋凉多风的时节,我们更要少在楼间停留,防止风邪侵袭颈部致病;经过楼间觉得风大时,可以有意识地把领子竖起来一点,起到保护作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颈椎病
  •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详细]

    去看看 ¥132.5
  • 正骨水

    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扭伤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详细]

    去看看 ¥43.07
  • 消痛贴膏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淤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适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详细]

    去看看 ¥136.0
推荐专家更多
  • 许颖智主任医师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擅长领域: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胃镜、肠镜诊断技术,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不良、肠胃炎、贲门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痛、胃胀、胃酸、便秘、结肠炎、食管炎等胃肠系统疾病。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吴建龙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