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新生报》近日报道,黑眼圈通常可以分成血管型、色素型、泪沟型、眼袋型四类,不同的类型诱因也不同,因此应该“对症下药”。
血管型。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国宪表示,血管型主要是因为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眼周血液循环不佳,加上眼周皮肤薄,外观就呈现蓝紫色的黑眼圈。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涂眼霜时要轻柔按压眼周皮肤,平时还可以冷敷或热敷。
色素型。这种类型主要是化妆不当或经常揉眼睛,导致色素沉淀产生的。建议做好眼部防晒工作、避开刺激性化妆品,少化浓妆、少揉眼睛,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
泪沟型。这类人多是先天体质造成的,眼皮内侧与脸颊交界泪沟明显凹陷成黑眼圈。这类人应尽量保证睡眠充足。
眼袋型。受到年纪的影响,眼眶周围皮肤松弛、眼球脂肪凸出形成眼袋,在眼睛下方出现阴影的黑眼圈。建议避免所有会加速老化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时常按摩眼睛周围,多做眼周肌肉运动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专科医院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锦州铁路分局阜新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泰安市中医医院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富锦市红十字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济宁市交通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