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讯)10月16日是“世界脊椎日”,脊椎病被列为“世界十大被忽视健康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行为方式的改变,由于对脊椎健康的忽略而导致疾病已经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并且正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关注脊柱健康,尤其是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世界脊柱日”到来之前,第145期“岭南健康大讲堂”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展。中山大学附一院骨科教授 、广东省保健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李佛保教授,荔港国医馆馆长、一指通技术创始人袁健强博士带来了脊柱保健的精彩讲座。

荔港国医馆馆长、一指通技术创始人袁健强在讲座中指出,脊柱疾病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其已经蔓延到整个年龄人群,包括成年人、青少年甚至儿童。脊椎病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颈椎病是指由于颈部的骨骼、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后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颈椎病的症状有: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颈肩酸痛,旋转头颈时眩晕;手、肩、臂感觉异常疼痛、麻木,下肢无力;有时还有突发性的瞬间失忆,若颈椎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眼痛、心慌、呕吐、头痛、失眠等症状。腰椎病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常常因神经受压出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或不能连续行走等,当其压到脊椎的神经根,就会造成背部、臀部甚至下肢的酸、麻、痛。此外腰肌劳损也很普遍,一些炎症诸如妇科疾病、泌尿科疾病,也会引起腰部酸痛。
就颈椎病而言,它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40-60岁为高发年龄,70岁以后患病率高达90%,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颈椎病好发于45~50岁的中老年人,5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率为25%,60~70岁的人群发病率为50%,70岁以上几乎为100%。而目前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颈椎病。全民脊柱健康已是岌岌可危,关注自身的脊柱健康应当提上人们的每日保健日程上,并加以重视。
如何做好脊柱的日常保健呢?袁健强指出,首先应当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俗语说,“站如松,坐如钟。”讲述的就是现代人的站姿、坐姿。正确站姿是从正面看:鼻子、下巴、胸骨、肚脐应连成一条直线,左右对称,双脚受力平衡。走路姿势时只要依照正确的站立姿势,保持头、肩与髋在同一垂直平面,微微用力收小腹,目视前方让双手自然下垂摆动就是良好的步行姿势。正确的坐姿实际上是正确站姿与走姿的延伸,应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平时还可以做做“脊柱保健操”,脊柱保健操根据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的运动方式和活动幅度而设计。分为托举式、展翅式、飞翔式、划圈式、后仰式、侧弯式、旋腰式、立掌式、合气式。并拍打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背俞穴。从而达到激发人体正气保护脊柱的作用。
当感到背部和颈部僵硬不适,觉得自己的两条腿长短不一,经常感到疲劳、难以集中精力,感觉自己的头或髋部运动的范围减小,感觉自己无法完成舒适的深长呼吸,有一种持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下颌、颈部、背部或更多的关节发出声音,头痛、颈腰背部疼痛,肌肉或关节的软组织疼痛时,就说明脊柱健康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时候不要随意去到外面的养生馆进行按摩,而应当先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确定出现问题的脊柱关节部位,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保健,才能预防脊柱疾病的进一步恶化,保护脊柱健康。
本次岭南健康大讲堂演讲内容丰富精彩,多次获得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在场观众积极发问,互动气氛活跃,而袁博士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袁博士呼吁大家关注脊柱健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李志更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慢性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皮炎、失眠、慢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男妇科病等。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