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37℃已过时,你知道人类变得“更凉”了吗?

2020-03-31 00:00:03网易
核心提示:由于疫情的影响,测体温成了人们生活日常中的一部分。浮动在35℃~37℃之间的体温让人疑惑:在以往的认知里,37℃才是人体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我们都变“凉”了?

  由于疫情的影响,测体温成了人们生活日常中的一部分。浮动在35℃~37℃之间的体温让人疑惑:在以往的认知里,37℃才是人体的正常体温,为什么我们都变“凉”了?在本期视频中,我们来探索问题的答案。

  首先,来看看37℃的标准是怎么确定下来的。

  “37℃标准”是怎么来的?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851年。

  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文德利希,在收集了2.5万名病人的腋下体温数据后。取其中间值,首次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为37摄氏度的数值。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37℃成为了在医学中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处于正常状态的标准。

37℃已过时,你知道人类变得“更凉”了吗?

  不过,近期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个数字可能不再适用于现代人。

  人类比一百年前更“凉”了?

  据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期刊《elif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200年间,从37℃降到了36.6℃,也就是平均每十年体温下降了0.03℃。

  他们对比了历史上三个时间段的数据。第一份数据来自两万多名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的退役军人,他们的体温数据是在1860—1940年间测量的。另外两个数据来源分别为1971-1975年美国的健康调查以及斯坦福大学数据库内2007-2017年的数据。总样本量约为67万个。

  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体温出现了明显变化。具体来说,2000年前后出生的男性,体温比19世纪初期出生的男性低0.59摄氏度。女性体温的变化趋势相似,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下降了0.32摄氏度。但,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的体温在变低?

  研究人员推测,原因可能与人类炎症水平降低及代谢率下降有关。

  首先,人体炎症减少。炎症与体温变化密切相关,炎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和细胞激素,它们使新陈代谢加速,体温升高。而医学进步使得慢性感染减少,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低了一点。

  其次,环境温度更加适宜。现代人长期处于恒温环境中,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身体不再需要花费太多的能量来维持一个恒定的体温。

  目前,还不清楚这种体温的下降是否会继续,体温下降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也尚不明确,这有待科学家和医生的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就像人类会长高,也会变胖一样,体温降低也只是人类在演变过程中的另一种生理机能变化而已。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卢宏昌主任医师江西省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儿童皮肤病 | 尤其对白癜风 | 儿童 | 青少年白癜风诊疗 | 对色素性皮肤病 | 疑难型白癜风等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 反复发作型等疑难性白癜风的治疗拥有较高的治愈率

  •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 王晓岚主治医师昆明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于肛肠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如:各种类型的环状混合痔;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低位肛周脓肿及复杂性多间隙脓肿;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肛管狭窄;肛窦炎;藏毛窦;化脓性汗腺炎;坏死性筋膜炎;炎症性肠病;出口梗阻综合症等,手术效果显著,后遗症及并发症少,以出色精湛的手术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赞扬。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