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脚感知你的亚健康:
1、 发凉 多为阳气虚,寒邪内侵,轻者引起皮肤、筋膜、肌肉、神经湿症,重者循环障碍、肌肉萎缩、骨质变形。
2、 麻木 多为气血虚,营养障碍,轻者为肌腱筋膜炎、脉管炎,重者为中风信号。
3、 沉重 为气滞血淤,轻者肿块,重者癌症。
4、 肿胀 轻者为气郁,重者为水肿。
5、 跳动 为肌肉痉挛,轻者为神经炎、哮喘,重者为脑瘤、癫痫。
6、 疼痛 轻者为神经、肌肉、脉管炎症,重者为神经传导阻滞、血瘀、血管硬化、坏死。
足部药浴话原理:
足部药浴是采用药物煎剂,将双足浸泡,洗浴保健、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局部用药方法之一。古人云“春天足浴可生阳故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
从药浴的过程总结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 水的温热作用。足部药浴时,由于水温的作用,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效果。
(2) 药物外洗足部,可经皮肤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而发挥作用。足部药浴时,水的温热作用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充足,增加了药物的吸收,并使吸收后的药物经血液循环带入全身,从而起到保健全身的作用。
而且足浴时,药物产生的浓郁气味,也可直接经鼻粘膜进入体内,刺激大脑,能使神清气爽。同时足部也有极丰富的神经末梢,不但有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还有植物神经末梢。足部药浴采用芳香走窜类刺激药物,利用药对足部的刺激,调节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3) 通过足部的反射区作用来达到保健的目的。人体的脏腑在足部有相应的部位与之对应,当脏器发生病变时,可从足部对应部位找到异常表现的情况,如条索状、不规则的小硬块。而按摩该处可以使相应器官的疾病得到缓解或治疗。足部药浴则通过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于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使相应器官疾病得以康复。
足部药浴的方法
(1) 要选择好药浴的脚盆,或直接购买专门的药浴洗脚盆。
(2) 用药方面,多用通经走络、开窍透毒、拔毒驱邪之药物。如细辛、香附、桂枝、金银花、麻黄、白芷、艾叶、肉桂、丁香等。所用药物必气味浓厚,以热药为主。为了能增加药物吸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盆中还可加入一些酒和生姜之类的“催化剂”。用药剂型多以煎熬中药饮片为主,也可用散剂或鲜药。所煎药物最好用布包好再煎。
再次是关于水温问题。足部药浴水温应在36-43℃之间,但还应视具体情况适当调节:
A、 初次足浴者水温应低些,并逐渐兑加热水以增加水温。
B、 以保健为目的的足部药浴,水温可低些。
C、 痹症、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者等等,水温可适当高些。
D、另外,对儿童、皮肤感觉迟钝者、中风后遗症等病人,者应有专人看护为好。
(3)、足部药浴的适应症较广泛,适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伤科及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也可由于保健养生、美容洁肤。
(4)、严重心衰、较严重高血压病人,则应慎用。尤其不能用较高的水温,以免发生意外。足部皮肤破损者,最好能在痊愈后,再进行药浴。
中药验方:
1、 慢性支气管炎
原料:鱼腥草150G 蝉蜕20G 麻黄50G 细辛100G
方法:水煎,先趁热用药蒸气 薰鼻,待水温适当时,进行足浴。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附:药液以盖过脚背为宜,水凉时可不断兑加开水增至所需温度。
2、 高血压
原料:钩藤20G 桑叶15G 菊花20G 夏枯草30G
方法:水煎,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宫毅主任医师云南省中医医院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直肠息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直肠脱垂、结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肛门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肛肠疾病,特别是对疑难肛肠疾病有着独特治疗方案。
王毓新主任医师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擅长领域:常见皮肤病,如感染性皮肤病:真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荨麻疹、性病、痤疮、玫瑰痤疮;少见皮肤病,如皮肤肿瘤、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一些较疑难皮肤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衡水市路北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八九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郑煤集团总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珙县第二人民医院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中山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