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的说法最早来自日本。过劳死是强烈工作压力或应激引发的致命性疾病发作。
尽管人们认为“过劳”引起死亡,但若从已有医学文献来看,没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支持“过劳死”的发生与过度劳动有关联。
工作,有那么危险?
在不少人眼里,各种工作或生活压力常被认为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当身边愈发多见的年轻生命逝去时,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
人们常常抱怨工作压力大,有时这是一种工作适应不良的表现。的确,每一个社会人,都身担一份工作职责,在急速向前(钱)冲的眼下,谁没有压力呢?一个人如果没有基础疾病,来自工作的精神刺激与压力,并不会导致“过劳死”。任何一种疾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最终结局,都是一个过程。你的职责是越早发现并且重视身体的不适症状,医生的职责是根据症状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病因,尽可能消除或阻断疾病的进展过程,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过劳死”大多是对原有疾病没有进行正确或及时治疗,再加上自己对身体症状的轻视或忽视,以致酿成惨剧。而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紧张应激往往充当的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发或加重疾病的病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将办公室人群、IT界人士视为“过劳死”的高发人群,那些存在疾病基础,平时又没有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的人都应被算作“过劳死”危险人群。
过劳死的医学解释
如果非要用医学词汇来描述“过劳死”,“猝死”最为恰当,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常见。
“过劳死”并非一个医学词汇,医学书籍中也没有它,它更像是一个描述社会现象的词汇,是人们的一种无奈呼喊。
医学上,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发生“意想不到,非人为的”自然死亡。说其是自然死亡,因为已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外伤等致死的可能性。“猝”乃迅疾之意,因此大多数猝死多在发生瞬间至一小时内便死亡,很少能挺过六小时。
如何认定“过劳”
“过劳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疾病基础、体质与遗传因素、个人习惯、气温与季节变化。
“过劳死”并没有医学诊断标准。目前,对“过劳死”的认定也多出于事后责任追究或赔偿,才会进行一个风险因素评价,以评估过度劳动在死亡原因中所占有的权重。
从“量”的方面来说,死亡之前24小时内仍持续不断工作,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以上。再往前推算一个月,其加班时间是否超过100小时等。从“质”的方面来说,也就是某项工作所发生的精神或身体负担。比如不规律的工作、经常出差、轮班或夜班,有时工作环境温度、噪音和时差也可被纳入考量。
职场人该怎么办
疲劳、困顿是身体的警示信号,你需要做的是稍事休息,而非用“外源性物质”一味刺激疲惫的身体。普华永道女硕士“过劳死”的新闻让人人自危,对其他人而言算是一种警醒。至少,它能让你意识到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要睡眠充足。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李志更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
李志更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慢性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皮炎、失眠、慢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男妇科病等。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