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牙龈红肿、牙龈出血、深牙周袋、咀嚼困难以及牙齿松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1.牙龈红肿
慢性牙周炎是由长期存在的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牙龈红肿。主要表现为牙龈边缘呈现红色或暗红色,有时伴有水肿和触痛。
2.牙龈出血
由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下存在较多细菌感染,这些细菌会释放毒素,导致牙龈组织变得脆弱易碎。当刷牙或者碰到硬物时,就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出血通常发生在牙龈边缘或龈沟内,在刷牙或咬硬物时更为明显。
3.深牙周袋
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卫生不佳,容易形成牙石和菌斑,这些物质会刺激牙龈并使其与牙槽骨分离,进而形成深达数毫米的牙周袋。牙周袋位于牙龈下方,深度可达3-4mm,是细菌滋生的好地方。
4.咀嚼困难
慢性牙周炎会引起牙龈退缩和牙根暴露,导致牙齿松动和咀嚼效率下降。此外,深牙周袋的存在也会影响食物嵌塞,进一步加重咀嚼困难。患者可能感到牙齿有浮动感,在进食某些质地较硬的食物时尤为明显。
5.牙齿松动
慢性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失去支持的牙齿逐渐松动。牙齿松动通常从末端开始,逐渐发展到整个牙齿,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脱落。
针对慢性牙周炎的症状,建议进行牙科专业检查,如X线检查或探针检查,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洁治术、刮治术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清洁牙齿,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粘的食物,以减少牙齿损伤的风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牙体牙髓病、固定和全口义齿修复。
擅长领域:口腔颌面部肿瘤(如舌癌、颊癌、腮腺肿瘤及其它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如各种恶性肿瘤的联合根治术及修复,包括各种皮瓣、肌皮瓣修复以及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唇腭裂序列治疗(如唇腭裂的I、II修复术、牙槽突裂的植骨术以及继发颌骨畸形的正颌手术)、各种正颌外科手术(如根尖下截骨术、各种上颌骨及下颌骨的截骨手术等)、各种牙槽外科手术(如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的前庭沟加深术和牙槽嵴增高术)、各种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如简单或复杂的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各种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治(如颞下颌关节成型术)、各种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如面神经瘫的处理及三叉神经撕脱术)、各种涎腺疾病的诊治(如各种腺体的摘除术)、各种颌骨切除术及口腔颌面部各种软硬组织缺损的重建术。
擅长领域:口腔内科、颌面外科、口腔种植常规诊断、治疗。如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的治疗;常规拔牙、复杂牙、阻生齿、埋伏牙、齿槽外科、粘液腺囊肿的门诊治疗,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患拔牙;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疾病的住院手术治疗,外伤、颌骨骨折的住院治疗,舌体疾病、颌面颈部软组织、骨组织的良恶性肿物手术治疗。缺失牙的种植治疗等。2007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多次参加种植专项学习。目前对口腔颌面外科理论及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欢迎大家咨询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