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肝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从而影响肝脏功能的一种疾病.由于肥胖引起的肝病,在临床上诊断比较容易,但也有部分情况不容易诊断,所以建议患者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检查方式,来诊断肥胖性肝病:
1、病史询问:对于肥胖患者,应了解除、控制自身体重情况,有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病史,以及饮酒史、用药史、家族史等,有助于判断肝损伤的程度;
2、体格检查:肥胖性肝病患者多有体重超重或肥胖的病史,部分患者会有右上腹触痛、肝区叩痛等体征,叩诊肝区时可出现肝脏异常浊音区,提示肝脏肿大;
3、肝功能检查:对于存在肥胖性肝病的患者,可进行空腹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测定,以及进行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肝损伤。此外,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避免进食高热量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4、腹部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超、CT等,由于肥胖性肝病患者多有腹型肥胖的表现,部分患者在腹部彩超或CT检查时,可发现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等表现;
5、肝脏生化检查:可通过抽血检查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判断是否存在肥胖性肝病。
多数肥胖性肝病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疲劳、右上腹不适、睡眠障碍、便秘等症状。建议患者日常控制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以减少脂肪堆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