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不振
相关标签:夫妻保健生物素市场
  • 如何诊断肾阳虚感冒? 2007-12-26呼吸科

    本证为太阳少阴两感之候。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与元阳,元阴为形体化生之根基,元阳为阳气生发之源泉。本证发生于肾阳素虚之体,其阳虚之因,或缘起先天禀赋不足;或中年早衰;或老年肾气自衰,久虚失治,渐至肾阳虚损。“卫气出于下焦”,今肾阳式微,卫气自难护外,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由于卫气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可见形寒肢冷,恶寒较甚;虚阳与邪交争则发热轻;寒邪袭肺,清窍不利,则鼻流清涕;诸经阳气被遏,则见头...

    查看全文>> 标签:呼吸肾阳虚感冒疾病感冒呼吸感冒疾病症状诊断
  • 如何诊断脾阳虚感冒? 2007-12-26呼吸科

    素体脾阳不足系指幼年脾胃气虚,渐至脾阳不振;或成年之后,过度劳累,或饮食失度,均可损伤脾阳;或郁思伤肝,脾阳困顿。脾居中州,灌输四旁,其精气先输于肺。今脾阳虚弱,外不能营养四末,上不能充养肺气,致使卫外阳气不足,腠理失密,风寒外袭,发为本证。由于素体阳虚,加之正邪交争,正不抵邪,则畏寒发热并见;风寒上袭,肺窍不利,则见鼻塞流清涕;卫阳不舒,而致头痛身楚。脾阳素虚而感受风寒,使脾的运化、升清、转输功...

    查看全文>> 标签:呼吸脾阳虚感冒疾病感冒呼吸感冒疾病症状诊断
  • 日常小病小妙方(一) 2007-11-24中医

    中医认为,久泻主要与脾虚、湿盛有关。老年人久泻也常与肾阳不振有关。所以,治疗久泻重在健脾、益肾、祛湿。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泄泻中医治疗用药
  • 老药妙用——右归丸 2007-10-31中医

    右归丸是常用中成药,由熟地黄、山药、当归、鹿角胶、菟丝子、山茱萸、肉桂、枸杞、附子、杜仲10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补肾助阳、填充精血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振、阴寒内盛所致的阳痿、遗尿、水肿,或火不暖土(即肾火不足,脾土虚寒)引起的食少便稀、呕吐腹胀、脾胃虚寒等症。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右归丸中医治疗用药
  • 关幼波治慢性肝炎经验 2007-10-28中医

    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可由脾阳不振,寒湿凝聚而成,或脾虚气弱,肝肾不足,湿热未清。关老治以补脾益气,或调补肝肾,配合清热利湿。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肝炎中医预防保健
  •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葱白 2007-9-16中医

    【药用】本品为石蒜科植物葱的新鲜的鳞茎。(#画中画广告#)【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通阳。【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2.用于腹泻、腹痛等症。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

    查看全文>> 标签:解表药中药学葱白
  • 第七节 慢惊风 2007-9-12中医

    [病因病机](#画中画广告#)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筋脉失养,风邪人络。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因急惊反复发作,过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误汗误下,以致脾阳不振,木旺生风。或因禀赋不足,脾肾素亏,长期腹泻,阳气外泄,先则脾阳受损,继则伤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虚极生风,即所谓“纯阴无阳”之慢脾风证。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惊风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二节 汗证 分证论治 2007-9-12中医

    1.肺卫不固(#画中画广告#)证候: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汗出明显.,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平时易患感冒。舌淡,苔薄,脉细弱。分析:本证主要见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小儿。阳主卫外而固密,肺主皮毛,肺卫不固,津液不藏,故汗出。头为诸阳之会,肩背属阳,故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气耗,津液随气泄,故汗出更甚。气阳不足,津液亏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肺卫失固,腠理不密,外邪乘袭,故常易...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汗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八章 心肝病证 第一节 夜啼 2007-9-12中医

    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画中画广告#)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本 节主要讨论小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啼哭,则不属本证...

    查看全文>> 标签:心肝病证中医中医儿科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三节 子宫脱垂 2007-9-11中医

    子宫从正常位置向下移位,甚至完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又称为“阴脱”、“阴癫”、“阴菌”、“阴挺”、“子宫脱出”等。本病常发生于劳动妇女,以产后损伤为多见。(#画中画广告#)[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是冲任不固,提摄无力。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肾虚。一、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操劳持重,或久嗽不愈,或年老久病,便秘努责,损伤中气,中气下陷,固摄无权,系胞无力,以致子宫下垂。...

    查看全文>> 标签:妇科杂病中医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妇科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