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益生菌并没想象中那么神
益生菌现在被广泛使用,各种宣传方式也使得他成为随便喝一口就可以实现包治百病的“神药”,益生菌是否真的这么神奇?
对此,我们需要清醒的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是一吃见效,即使是药也没有这种神奇的作用。人体在补充益生菌时,也需要认识到其安全性的问题。
其一,益生菌会引起条件性感染性
虽然,大多的益生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然而“细菌会产生感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免疫功能不正常、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在使用益生菌时会造成感染,引起炎症。

目前已有关于可能由乳酸菌摄入引起心内膜炎或菌血症的报道。研究也显示,过强的黏附能力是增加菌株在宿主中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消化道黏膜不完整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使用益生菌产品应当谨慎。
其二,益生菌会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益生菌具有多种酶的活性,并在体内进行一系列代谢活动,一些具有潜在危害性的代谢产物和对机体有影响的代谢酶如D型乳酸、氨基脱羧酶活性、硝基还原酶活性等已经引起部分学者及生产者的注意。
其中,氨基脱羧酶最为引人关注,具有氨基脱羧酶活性的菌株能够将食品来源的氨基酸脱羧产生生物胺,过量摄入生物胺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其三,益生菌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
益生菌菌株如果在某些条件下成为致病菌,可以引起宿主感染。同时,国内外已都有体内实验证明,在肠道正常菌之间和肠道正常菌与致病菌之间存在着耐药基因转移现象。
研究也表明,肠球菌和链球菌耐药基因携带率及其转移风险均较高,而我国益生菌单菌制剂和复合制剂中,这两种菌分别占20%和90%。

因此,在菌株的筛选过程以及不断的扩大化生产过程中,应对菌株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检测和风险评估。
39健康网(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