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您的下肢
爬山以下肢运动为主,膝关节受伤最常见。这是由膝关节的解剖特点所决定的。膝关节在关节囊、坚固的韧带和半月板的限制下。只能前伸后屈。周围肌肉很少,血管稀疏,结构复杂。膝关节弯曲时,韧带松弛,稍有不慎,就可产生拉伤、扭伤、劳损等。其次为踝关节,虽然面积不大却担负着全身的重量,容易礅伤、咯伤、或因道路不平、路滑、下坡等突然足底内翻而崴伤。此外爬山过久、过累或用力不当等会产生腓肠肌等的疲劳损伤。
爬山者经常发生的韧带、筋膜、肌肉、腱鞘等部位的损伤,医学上称为软组织伤。主要是微细纤维的撕裂,局部肿胀。一经发生,应停止活动,数日后辅以适当的功能锻炼,即可自愈。如有骨质损伤,则另当别论。
爬山健体有科学
爬山,无疑是重体力活动。汗流浃背,急促的呼吸,会丢失体内大量水分,需要及时补充。但喝水最好多次少饮,像羊吃草一样。一次进水太多会增加心血管额外的负担。
下山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可东张西望,嬉戏打闹。肢体的损伤,大多源于思想不集中。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此是其一。
体质的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一些缺乏锻炼的人,突然的过猛过剧烈火的运动,会在短期内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这是由于突然分泌增多的皮质酮会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是人体免疫功能的促发剂。偶然登山者,大汉淋漓,脱水去帽,山风侵肌透骨;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就感口干舌苦,鼻阻流涕。对于那些久坐办公室的人,不得不防备。
中老年人爬山,贵在适度
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已老化和退化,是不容置疑的。血管老化的特点是管壁硬化,弹性下降,脆性增加。爬山时高强度的运动和高热量的消耗,需要大量的氧气供给,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会使一些动脉已经硬化但还没有症状的中老年人诱发心绞痛或中风,这样后果就严重了。中老年人爬山要量力而行,不可攀比和逞能。累了,喘口气;渴了,喝口水,跟着感觉走,快慢有度,“冷暖”自知,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姜文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段丽平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擅长领域: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及急重症胰腺炎疾病方面的诊断及治疗。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