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和小秋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两人一见面就看对了眼,没多久就结婚了。婚后,夫妻俩很恩爱,王林血气方刚,一天要同房好几次。
一开始,小秋认为新婚夫妇频率高一点没什么,可是,时间一长,小秋发现王林变得有点奇怪。有时候小秋下班太累了想休息一会,王林也要缠着小秋想要同房。
小秋拒绝之后,王林就会暴跳如雷,直到小秋妥协。小秋将自己的情况跟当医生的闺蜜说了,闺蜜提醒她,王林可能存在性成瘾,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
性成瘾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性亢进有何区别?
性成瘾,是一种强迫性行为,一种性冲动障碍。美国性健康促进协会指出,性成瘾有3个特征:一是无法控制脑海中冒出的失控性行为,二是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性行为,三是失控的性行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简单来说,性成瘾就是深陷性幻想、性冲动和性行为,一边感到痛苦,一边无法控制自己。即使已经出现了负反馈,还是想要继续进行下去,但是继续之后,又会出现沮丧、悔恨、抑郁等情绪。
性成瘾容易和性亢进混淆,因为两者的症状相似。性亢进是指性欲过于旺盛,超过正常的性交欲望,频繁出现性兴奋一种现象,导致性交频率增加以及性交时间延长。
达不到就浑身难受,对工作、生活等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与器质性原因,如脑炎、癫痫、内分泌疾病、滥用大麻和可卡因等,以及功能性原因如占有欲强、过分集中于性问题、过于迷恋性快感的体验、比别人比较性能力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是,性欲亢进是一种病,性成瘾是“性”化自己,以性为中心,而且无法享受性交,只是借性排解生活和内心的苦闷、不安,但却不能从性中获取快感。
性成瘾的背后,2个因素不可忽视
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听到有人说自己性成瘾。但是数据显示,性成瘾的人却不在少数。
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曾显示,6%的美国人性成瘾。《壹心理》也做过一次心里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性成瘾的比例也在3%左右。
一开始并没有性成瘾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波士顿一家酒会的一名成员,第一次将自己的性行为称为“性瘾”。他认为自己沉溺于性爱的程度,就像沉溺于酒精,无法自拔。
从此,性瘾的概念开始流传开来。目前,性成瘾的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性成瘾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关。
从生理因素来看,性瘾的发生,与烟瘾、酒瘾、毒瘾等发生机制一样。科学家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瘾”,源于大脑中的伏隔核。
伏隔核是掌控机体成瘾行为的核心区域,当伏隔核内的多巴胺转运蛋白充足的时候,人体高水平的多巴胺分泌就足够让大脑感到快乐,不需要依赖一些特定的刺激。
但是,当伏隔核内的多巴胺转运蛋白不足的时候,就要依赖外界的一些刺激产生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上瘾的感觉。
从心理因素来看,上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元认知,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可以相对客观地描述自己,目的是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
但是,元认知无法避免循序渐进的心态,恰好性瘾就是逐步强化满足的心理机制。而且,性成瘾与性教育的缺失、以及童年创伤有一定的关系。
性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是否该被谴责?
那么,性成瘾是一种精神病吗?目前,对于性成瘾是否是精神病,还存在争议。2012 年的美国精神诊断手册(DSM-V)更新时,没有把性成瘾认定为疾病,并指出诊断性成瘾还需要更多科研依据。
看待性成瘾者,我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更不应该谴责,而是给予理解和尊重,毕竟他们也不想自己变得如此不堪。
如果身边有认识的人是性成瘾者,更应该鼓励他们正视自我,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必要的时候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找到原因并进行解决,而不是一味地用性来逃避。
凡是让你上瘾的东西,必定让你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性成瘾虽然不是一种病,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被性幻想、性冲动反复干扰,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交、工作和生活等,导致持续性产生焦虑、抑郁、沮丧等不良情绪,甚至还有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害人害己。
那么,面对性成瘾,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查明原因,正确认识到性成瘾的根源,检查是否是生理或心理问题造成的,必要时可以找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其次要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自我洞察,积极地调整心态,不要有心理负担,自己扛不住时可以找亲朋好友一起监督。
最后学会转移注意力,适当发泄,当发现又要陷入性幻想和性冲动的时候,通过运动、看书、旅游等方式,淡化脑海中有关性的一切,避免钻进牛角尖。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性成瘾的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以免导致无可挽回。性成瘾不是精神病,只要调整好心态,就一定能突破自我。
参考资料:
[1]《陈根:从个人到社会,性成瘾在蔓延吗?》.人民日报.2021-06-24
[2]《怀疑得了性瘾症,该如何治疗?》.知乎.525心理网.2016-12-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详细]
去看看 ¥0.0温补脾肾,宁心安神,脱毒。用于缓解阿片类成瘾者戒毒时的戒断症状,证属脾肾阳虚,邪毒扰心者,症见面色无华,流涕,哈欠,寒战,腰膝酸软疼痛,食欲不振,舌淡脉弱。[详细]
去看看 ¥1102.0温阳益气,清心凉肝。用于阿片类成瘾的急性戒断症状属脾肾阳虚,心肝热盛者[详细]
去看看 ¥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