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紅枣
相关标签:更年期红斑癌变更年期
  • 端午节健康吃粽有窍门 2011-5-9饮食

    随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临近,各种各样的粽子吸引着人们,肉馅、水果馅、果酱馅、枣馅、栗子馅等等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吃哪种才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够。其实吃粽子也有很多讲究,和日常健康息息相关。

    查看全文>> 标签:营养饮食粽子营养饮食
  • 女性多吃樱桃可缓解贫血症状 2011-5-2饮食

    自古以来女性都是非常注重皮肤的保养的,下面介绍一种水果让皮肤滋润起来!樱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常吃能够让皮肤更加光滑润泽。这主要是因为樱桃中含铁量极其丰富,每百克果肉中铁的含量是同等重量的草莓的6倍、枣的10倍、山楂的13倍、苹果的20倍,居各种水果之首。

    查看全文>> 标签:贫血皮肤樱桃皮肤贫血
  • 男性更年期应该吃什么? 2011-4-30饮食

    大部分男子进入更年期后会出现性机能衰退,性欲减弱。许多人为此苦恼,并寻求治疗方法。在饮食方面,提倡多吃一些能改善、增强性腺功能的食物,如:虾、羊肉、羊肾、韭菜和核桃等。男性更年期还多表现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易怒、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等。因此要多吃一些改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患的食物,如:羊心、猪心、山药、大枣、龙眼、桑草、茯苓饼、参枣饭、核桃仁粥等。另外,要少饮酒、少吸烟...

    查看全文>> 标签:更年期男性男性更年期
  • 胃下垂食疗方-猪脾枣米粥 2011-4-29胃病

    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胃周围韧带松弛或胃壁张力降低,都容易造成胃下垂。中医认为,此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轻度胃下垂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胃下垂较严重者多形体消瘦、腹胀、恶心、嗳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饮食后症状加重,平卧时舒服,腹中常有漉漉作响的水声。

    查看全文>> 标签:食疗猪脾枣米粥胃下垂食疗饮食食疗偏方相关文章
  • 吃枣千万不能做的事 2011-4-29饮食

    枣营养丰富,味道甜美厚爽,排毒解毒,还可以入药。枣中的红枣性温,更是女性补血的佳品。然而,枣虽美味营养,在食用时还要注意以下7个问题。

    查看全文>> 标签:
  • 生姜乌枣有助治疗支气管炎 2011-4-27呼吸科

    生姜乌枣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冬天咳喘加重,或“遇冷即发”者,均可由入冬起食用姜枣。可使痰涎减少、咳喘见轻。能坚持数年者,有望康复。

    查看全文>> 标签: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治疗用药
  • 枣的药用价值非常高 2011-4-27饮食

    干枣虽然维c含量比鲜枣稍微低一些,但是因为它有各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含铁比较高,对于妇女补铁补血很有好处。临床上中医经常让女性吃“四红”,所谓“四红”,红枣、红豆、红皮花生仁,再加一点红糖。每天早上吃,对于血亏妇女补铁效果非常好。

    查看全文>> 标签:药用价值
  • 春夏之交立夏防病治病应注意什么 2011-4-26保健

    1.立夏的病候及养生(#画中画广告#)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的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45°,斗指巳位(东南方向)。因天渐热,外出活动较多,心脏的负担逐渐加重。春夏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第一,立夏属春夏之交的标志。这时气温比春季升高,气候逐渐炎热,但是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所以必须注意随时增减衣服。立夏之后,人...

    查看全文>> 标签:春夏之交防病立夏
  • 山药和大枣补脾胃 2011-4-26饮食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中,首推山药和大枣。山药味甘,性质平和无毒,能健脾益气、强壮肌肉,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泄泻等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可以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做山药粥食用 大枣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民间有“每天吃枣,郎中少找”之说。对于容易发生贫血的女性和中老年人来说,大枣尤其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此外,大米、小米、桂圆、红糖、蜂蜜也都有健脾作用,可...

    查看全文>> 标签:山药
  • 立夏的农谚 2011-4-25保健

    农谚一(#画中画广告#)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犁田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静水鲤鱼流水鲶,科...

    查看全文>> 标签:立夏农谚农谚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