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秋天是哮喘的高发季节。众所周知,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原因除了温差变化大、尘土飞扬极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外,还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比如秋季季节性的花草树木的花粉、花絮,以及某些动植物蛋白如蚕蛹、虾、蟹等致敏原的摄入。但许浦生提醒,哮喘患者未必就是有过敏体质的人,有家族史、心情紧张和运动也可能导致哮喘的发生,大家不要陷入“哮喘就是过敏反应”这样一个误区。
当发生气促、气喘、呼吸困难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这是哮喘,从而及时就医和用药,但问题是,越来越多哮喘患者属于不典型哮喘,哮喘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患者不引起警惕,很可能从哮喘的“前期症状”转变为真正的哮喘。以下这些不典型哮喘症状值得留意———1、咳嗽变异型哮喘,表现为单纯的咳嗽,以干咳为主,偶尔有点痰,但反反复复,用常规咳嗽治疗效果不好。一定要做肺功能+激发试验才能最终诊断。
2、哮喘表现为以胸闷为主的临床症状,患者无咳嗽、无气促,心血管和上消化道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也查不到常规的呼吸道疾病。
3、还有些老人本身是慢阻肺(COPD)患者,出现气促、气喘以为是慢阻肺所致,实际可能经常合并有哮喘,也要引起注意。
专家认为,一旦发展为哮喘,病人必须坚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即使平时没有喘的表现,也不代表可以停药,因为哮喘是缓慢发展的,停药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面临生命危险。”病人也必须丰富这方面的知识,购买相应的书籍,或咨询医生。
预防哮喘的发生,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其他特异性刺激等诱发因素,患者可根据自己发病的规律约提前15周进行减敏疗法。哮喘缓解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健走、太极拳,但要避免在灰霾天气锻炼,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适当的耐寒锻炼既能调整紧张情绪,又能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减少哮喘的发作有较大帮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胃镜、肠镜诊断技术,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不良、肠胃炎、贲门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痛、胃胀、胃酸、便秘、结肠炎、食管炎等胃肠系统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