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性肝病:旧病别轻视服药应规律
春季是人体血液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而且气温变化大,因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提防病情加重。
春季气温变化大,对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的健康提出更大挑战,血压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坚持监测血压。
此外,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春季不要擅自减药、停药,而要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在运动上不要盲目进行活动量大的体育锻炼,最好咨询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另外,高血压病人在早上7点服降压药效果最好。
由于人们的饮食和多坐少活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血脂患者人数也不少。和高血压患者在早上服药不同,高血脂患者的最佳服药时间则在晚上,因为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脂患者春天最好能够坚持运动,改变静态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在春天首先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此外还要坚持服药,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根据自身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药物。
2、流行性乙脑:生食鱼虾蟹肝炎悄然至
春季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因此也是肝病的多发季节。饮食、饮水不洁,生吃肉类或生猛海鲜,都可能引发急性甲肝和戊肝。
专家指出,防止传染性肝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甲肝和乙肝都有非常有效的疫苗。除了接种疫苗外,还要做好个人卫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
杜绝生吃各类生猛海鲜,尤其是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也不要吃不干净的熟食。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预防传染病也是很必要的。
3、痢疾:腹泻高发期严把入口关
春天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年的4到10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这和春天气温上升、细菌更容易滋生、人们不够重视饮食卫生有关。
痢疾一般5月起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8月达到顶峰。而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率也较高。
所谓病从口入,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吃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在储存、加工过程中要分开。此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出现腹泻,不论轻重都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反复腹泻两天以上,伴有严重腹痛、高烧、呕吐症状,出现黏液血便,严重水样腹泻,伴有严重口渴、少尿、皮肤干燥起皱等脱水症状的患者,更应尽快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
另外,有些腹泻病人为了减少腹泻而不吃饭、不喝水,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食用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适当补充糖盐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吴建龙副主任医师南京市第二医院擅长领域:运用“扶正去毒,攻补兼施”方案治疗各种肿瘤,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备受患者及家属信赖。 重视“理气、养阴、通瘀”治疗乳腺病、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它妇科杂病等。 善用“中医综合治疗 (内服、针灸、外治、食疗)”的方法诊治各种胃病、急性及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症、肥胖症、心悸、失眠、肺病、心血管病等疑难杂症以及疼痛性疾病。 传承清代名医吴师机中医外治""膏治百病""之法,创立""古方中药穴位贴敷治法”,不仅大大增强治病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李志更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慢性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皮炎、失眠、慢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男妇科病等。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西丰县第一人民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白水县医院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