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白领如何远离过劳死?

2010-07-28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际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何谓过劳死?

  国际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 过劳死大都与心理憔悴有关

  上个世纪80年代,蒋筑英、罗健夫等杰出人物的英年早逝,让人们关注起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的政策:提出带薪休假、给知识分子做健康体检等等。可惜的是,有些政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的解读和完整的执行,未能成功阻止“过劳死”的侵袭。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认为,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

  据上海科学院最近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的五十三四岁,过劳死的人群大多集中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新闻媒体等部门。这些人长期从事着繁重的脑力劳动,遭受着精神上的压力,饮食没有规律,作息没有规律。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七成人走在“过劳死”的边缘。专家指出,长期的过劳还会出现很多心理症状,进而引起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造成患者死亡。

  事实上,过劳死大都与心理憔悴有关。心理憔悴有一系列症状,睡眠不好食欲欠佳,记忆减退头脑昏晕,人们往往以为仅仅是休息不好,不如精神分裂严重。然而,症状积累渐渐成为习惯,甚至依赖药物改善,那就严重打破生物节律,极大损害身体健康,以致成为过劳死的根源。

  如何远离过劳死?

  远离过劳死,可以从合理调整饮食、坚持体育锻炼、适度休息、定期体检等方面做起。1)合理调整饮食:三餐营养合理搭配,不要不吃早餐。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减少甜食和钠盐的摄入。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等食物;2)适量运动,坚持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3次有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3)适度休息,定期体检:20岁以上者要每2到3年做一次,30到45岁人群每年一次,45岁以上人群每年两次。但要尽量避免伤害性检查。此外,还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发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时要认真医治。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必定危害身体的健康。不要以为这些小习惯不值得一提,保健养生要从生活细节着手。

(实习编辑:郑燕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