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耳鼻喉科 > 正文

耳鼓膜内陷听力下降怎么治

2024-01-03 03:12:0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出现耳鼓膜内陷、听力下降的情况时,可能是由于中耳腔负压引起。正常情况下,鼓膜是闭合的,与外界隔开,可以保护中耳免受气压损伤。当乘坐飞机等高空飞行交通工具时,以及潜水员下水后,或用吸管喝饮料过多等因素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可造成中耳一侧封闭、另一侧开放,空气会从开放的一侧进入中耳,使中耳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听力。治疗方面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法治疗两种方法:一、药物治疗

出现耳鼓膜内陷、听力下降的情况时,可能是由于中耳腔负压引起。正常情况下,鼓膜是闭合的,与外界隔开,可以保护中耳免受气压损伤。当乘坐飞机等高空飞行交通工具时,以及潜水员下水后,或用吸管喝饮料过多等因素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可造成中耳一侧封闭、另一侧开放,空气会从开放的一侧进入中耳,使中耳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听力。治疗方面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法治疗两种方法:一、药物治疗

1.滴鼻剂:如果患者存在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鼻炎、鼻窦炎等情况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麻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滴鼻剂进行滴鼻治疗,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咽鼓管通气状况。

2.抗生素类药: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对于细菌引起的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能缓解因炎症刺激而造成的耳部疼痛症状,促进咽鼓管通畅,有助于恢复鼓膜内外的压力平衡,达到提高听力的效果。

3.糖皮质激素类药:如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龙片等,对过敏性因素所引发的外耳道及中耳炎症,具有较强的消炎作用,能够快速消除局部水肿,促使咽鼓管畅通,改善听力。

4.其他: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所致,则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以降低机体变态反应程度,减少分泌物量;若伴随有高热情况,则需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烷胺颗粒等帮助降温处理。

二、手法治疗

主要是捏紧鼻翼两侧,用力向外鼓气,然后张口呼吸,耳朵随着气体的进出而发生充盈或者内陷的变化,一般反复操作几次之后,多数患者的鼓膜内外的气压就会恢复正常状态,进而听力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