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肾病科 > 正文

尿蛋白偏高一定是肾病吗

2024-01-15 11:30:35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尿蛋白即蛋白质通过肾脏滤过到尿液中而排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在进行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则说明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如发热、运动等,也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如急性损伤、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即蛋白质通过肾脏滤过到尿液中而排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在进行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则说明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如发热、运动等,也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如急性损伤、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

一、生理因素

1.发热:人体在38-40℃高温环境下持续时间越长,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风险就越高。此时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尿蛋白升高,一般为一过性,当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蛋白也可随之恢复正常。

2.运动:大量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使部分人因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短暂性尿蛋白增高,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二、病理因素

1.急性损伤:若患者受到外伤或车祸撞击,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刺激和伤害,继而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此时就会有尿蛋白高的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并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2.慢性间质性肾炎: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多尿、少尿、水肿等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严重者还会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遵从医生指导,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来做处理,必要时还需采取肾脏移植手术来治疗。

3.高血压肾损害:该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压持续升高所造成的病症,通常会导致双侧或单侧腰腹部疼痛、蛋白尿、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建议遵照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做治疗,能够达到消除浮肿的作用。

4.糖尿病肾病:此疾病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其中以肾脏病变最为常见。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明显的水肿、乏力、肉眼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本脲片等降血糖药控制原发病,再用百令胶囊、黄葵胶囊等保护肾脏细胞,减轻其损伤。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还有可能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等原因相关。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