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后,发现甘油三酯高怎么办?营养师:教你4个办法,有效降低
陈大哥,是一名厨师,为人很热情,平时没事就爱约朋友来家里吃吃喝喝,经常大鱼大肉的。前阵子日行体检,被查出甘油三酯水平严重超标,高达7.3,最终确诊为高血脂症。陈大哥此前听都没听过甘油三酯,也不知道为啥就得了高血脂......
2021-11-22
做一次肠镜,能管5年还是10年?多少岁开始做肠镜比较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建议,45岁之前还没有做肠镜的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做一次。做一次肠镜,安全期在5-10年左右。
2021-11-22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今年2月,在世界肺癌大会上,新一代广谱抗癌药TPX-0005引人瞩目。数据显示,TPX-0005对于特定突变的ROS1阳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91%,超越了恩曲替尼,成为新一代的抗癌神药。
2021-11-16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我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林女士感慨道。原来,在20多年前,林女士便开始腹部隐痛,一开始以为是胃病发作,便买了点胃药服用,但腹痛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还出现了面色发黄、消瘦、乏力等其它不适,心有不安,便去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癌王-胰腺癌,5年生存率极低......
2021-11-16
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每当提及大便的时候,我们其实不需要害羞或是觉得恶心,有时候大便会反映出我们消化系统的健康情况,所以每次排便后不妨花一点点时间砖头看看它,别错过了发现疾病的机会。同时这里还想给大家16字建议:规律排便,调整饮食,积极运动,多喝温水。
2021-11-16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悠悠(化名),前不久因肝癌晚期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5岁。 “才5岁,怎么就得了肝癌啊,家里人也没有这个病啊”,女孩的母亲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而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小女孩之所以发生肝癌,与她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据女孩母亲描述,小女孩平时特别喜欢吃方便面、火腿肠......
2021-11-16
什么是生前预嘱?不是安乐死,却能让患者带着尊严离开
近日,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病房里,一名老教师签下了自己的生前预嘱,引发了各方关注。生前预嘱上写着,当生命无可挽回,只能苟延残喘的时候,自愿放弃一切延长死亡过程的治疗手段,包括心肺复苏、呼吸机、输血、胃食管、抗生素等。
2021-11-16
切除胆囊,有啥后遗症?坦言相告:确实有2种,若非必要别切除
临床数据统计,超过7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超过正常人的近30倍,尤其是结石直径超过了3厘米的患者,发病率是1厘米结石患者的10倍。
2021-11-12
Lancet子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可能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
这项研究不支持使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活动性多发性硬化症。
2021-11-12
反复咳、痰、喘或是早期慢阻肺,不妨用这3个方法阻断它
慢阻肺是一种以肺部症状为典型表现的慢性肺部病变,主要特点是气流阻塞,即呼吸不畅。在疾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这两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
2021-11-11
BMJ子刊:如何预测2型糖尿病骨骼肌减少风险?这个指标大有用处!
本研究表明Cre/CysC的比值可能是2型糖尿病骨骼肌组成的一个有价值的预测指标。此外,Cre/CysC较高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能力处理餐后葡萄糖,大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
2021-11-11
JAMA子刊:低血糖了才发现胰岛素“过量”?适当“治疗去强化”的度你把握了吗?
根据目前的证据,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来确定低血糖高风险个体,以鼓励适当的治疗去强化。
2021-11-11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焦虑症?如何治疗?推荐这三种方法,大家可参考
近几年,“焦虑症”这个词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症在精神障碍疾病当中最为高发,稳居第一,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焦虑症,一生中得焦虑症的几率为7.57%。
2021-11-10
超16万人研究:“逆转”糖尿病人数远超想象!他们都有这些特征!
研究调查了苏格兰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确诊患者数据,发现即使在没有科学干预和减肥外科手术的情况下,几乎5%的患者成功逆转了糖尿病,这一比例远高于预期。这些患者应该得到充分的支持和跟踪随访,以确保持续护理与糖尿病管理指南一致。
2021-11-10
Lancet子刊:维生素D对心血管健康作用大?或许与体内浓度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内维生素D浓度与心血管风险有关。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