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也被称为间充质基质细胞,基于其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特性,已被提议作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选择。近期,来自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神经科学系的专家开展了MESEMS研究,旨在评估来自骨髓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活性。结果发表在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
MESEMS是一项在9个国家的15个地点进行的随机2期试验。患有活动性复发缓解型或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患者(18-50岁),纳入病程为2-15年,并且扩展的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为2.5-6.5。
根据交叉设计,患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单次静脉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在第24周接受安慰剂,或在第24周接受安慰剂,然后接受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第48周进行随访。主要目标是测试MSC治疗的安全性和活性。主要安全终点是评估每个治疗组内不良事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
主要疗效终点是比较各治疗组在第4、12和24周的钆增强病变(GELs)的数量。主要疗效终点是在所有参与者完成第24周的访问后,在完整的分析集中进行评估。疗效终点采用预定的统计测试程序进行评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记录每次访问的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来监测安全性。
从2012年7月16日-2019年7月31日,144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先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69)或安慰剂(n=75)的早期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从基线到第24周积累的GELs总数上没有达到主要疗效终点(比率[RR]0.94,95%CI 0.58-1.50;P=0.78)。
研究期间记录了213例不良事件,组间分布相似(69名患者中的35名[51%]记录了93例,而75名患者中的42名[56%]记录了120例,先输注安慰剂)。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感染,213例不良事件中共有54例(25%)(早期MSC组93例中的18例[19%]和延迟MSC组120例中的36例[30%])。
综上,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是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但在第24周时,对活跃形式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GELs没有显示出影响。因此,这项研究不支持使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活动性多发性硬化症。进一步的研究应解决MSCs对组织修复相关参数的影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周继友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医院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许颖智主任医师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擅长领域: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胃镜、肠镜诊断技术,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不和、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不良、肠胃炎、贲门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痛、胃胀、胃酸、便秘、结肠炎、食管炎等胃肠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