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上海罗氏主办的世界帕金森病日宣传活动中获悉:帕金森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7%。目前,上海地区约有患者逾5万名。医学专家强调,帕金森病与用脑过度并无直接关联,因此知识分子未必高发此病。
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表示,全球约一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变来自中枢系统黑质神经元死亡,导致人体失去平衡而发病。正常人群每10年有13%的黑质神经元死亡,一旦80%的黑质神经元死亡时,人体便会出现帕金森症状。这些症状具体包括身体震颤僵硬、走路时手臂不摆动、运动功能下降、不愿与人接触、社会适应力差等,其中30%至50%的患者还会合并发生抑郁症。
病变同样来自大脑,那么帕金森病是否与老年痴呆一样,在知识分子人群中较高发呢?陈生弟澄清说,临床门诊遇到的患者中确实多为知识分子。但迄今并无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用脑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有80%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不知晓自身患病,延误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数据显示,每名帕金森病患者一年的医药花费约7700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郭丽萍博士认为,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其他慢性疾病管理将显得格外重要。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政府应尽快建立起家庭、社区、医护机构“三位一体”的医护老人模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实习编辑:简燕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专题详细讲解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原理、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过程、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适用人群、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方法的优劣对比以及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疑问及解答。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