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你是易患胰腺癌的6种人吗?

2009-10-12 13:3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因为在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

  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5%以下。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胰腺癌课题组带头人赵玉沛教授提醒,6类人群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北京协和医院结合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

  赵玉沛介绍说,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年龄超过40岁中老年男性;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伴有非特异性腹痛、腹胀的患者;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下降者;有癌症家族史、吸烟酗酒史者;急、慢性胰腺炎者;无肥胖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等。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使许多患者被误诊,严重影响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据了解,我国约有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仅20%左右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而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90%到100%,5年生存率可达70%到100%。

  赵玉沛指出,目前最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胃炎,因为在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因此,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上腹部有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应进行仔细筛查。

  尽管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胰腺癌首选方法,但能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5年的生存率提高并不显著。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教授因此特别指出,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要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

(实习编辑:邓婕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钱家鸣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钱家鸣1978年就读北京医科大学,1982年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1984年至1989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与博士研究生。1990至 1992年赴美国国立卫生院完成3年博士后训练。1992年获得博士学。现为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的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钱家鸣教授是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过严格系统的医学教育训练,有扎实地内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消化内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很深的造诣。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善于处理消化内科各种疑难病症,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曾多次前往各大医院会诊,为众多几经周转而难以确诊的病人明确诊断和治疗。她及时将疑难少见病例的诊断治疗经验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使广大消化界医师都能从中受益。例如,她在国内发表了有关少见疾病 “腹膜后纤维化诊治经验”;首次报道了红斑狼疮以呕吐、尿频、低蛋白血症为表现病例的成功诊治经验;报道了少见疾病肝淀粉样变的诊断和治疗、克罗恩病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的异同、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胰腺神经内分肿瘤等病症的诊断治疗等多种少见和疑难病例。09年她还带领消化科将她/他们诊治的111例疑难重症编辑成书《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疑难剖析111例》出版,在业界获得好评。对于提高我国消化学科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钱家鸣还有扎实的科研基础。1989年筛选发现了当时最特异和有效的P物质的拮抗剂,论文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264卷);首次阐明了主细胞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与Ca2+的关系和胃沁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胃蛋白酶原分泌的受体信息传递,在第九届国际胃肠激素会议上做了特邀发言(1992年)。

相关专题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35期:新发糖尿病背后“隐藏”胰腺癌?

我国目前有1亿糖尿病患者,可是你是否知道人到中年新发糖尿病有可能背后隐藏的是胰腺癌?糖尿病与胰腺癌究竟谁是因谁是果?两者关系有多密切?对于这一亿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该如何警惕这个死亡率极高的癌症?看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怎么说?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