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爷今年80岁,精气神儿还不错,自己的日常起居能自行料理,子女们日子过得也不错。
不过近几个月来,女儿去看望王爷爷的时候了解到他有便血症状,人看着也明显消瘦了不少,便带着他赶紧到了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直肠腺癌。
医生称发现得有点迟了,而且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可能需要切除肛门并化疗处理。
但老人知道后却表示,自己年纪这么大了,不想折腾了,选择坦然接受死亡,家属掩面而泣……
一、中老年人更容易患癌,出现5种情况需警惕
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被癌症盯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异变,再到能够被诊断出来的癌症结节肿块,需要经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因此癌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当中。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新增癌症患者457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8.7人确诊癌症。
而且分析发现,这些癌症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不断升高,40岁以上的人患癌风险快速上升。
出现下面五种症状,要警惕消化系统癌症来临!
1、持续性腹痛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痛症状,要警惕消化系统癌症作祟,如果疼痛症状持续加重,且止痛药效果不佳,要尽快就诊排查。
2、皮肤发黄
眼白、皮肤发黄等症状,要警惕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可能是肝癌患者因肝功能异常导致胆汁代谢受阻所致。
3、不明原因的便血
很多人便血以为是痔疮,但痔疮出血一般是无痛的,血液呈鲜红色,另外像肠癌、胃癌等也可能引发便血症状,同时还可能会有大便习惯改变、消瘦、腹部不适等异常症状。
4、体重莫名的下降
如果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却无故下降,要警惕癌症来临。
5、持续性消化异常
偶尔的消化异常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是持续性的消化异常,并伴有胃胀、烧心、反酸等症状,要警惕肝癌、胃癌、胰腺癌等疾病作祟。
二、哪些癌症患者能活过30年?医生说出答案
美国癌症协会发表在《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上的建议称,癌症患者可通过改善饮食、适当运动等来降低癌症复发,让癌症患者活得更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指出:得了癌症的人想要活过30年以上,要符合下面这三个特点!
1、年龄不超过50岁
年龄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如果已经七八十岁了,那即便不得癌症也很难再活三十年,因此癌症患者想要生存期超过30年,首先患癌时年龄不能太大。
2、有治愈可能的癌症
早期癌症及生殖细胞肿瘤等少数晚期癌症,通过治疗之后治愈,是可能活到30年以上的。
3、某些晚期癌症不能治愈但有带瘤生存超30年的可能性
即便某些晚期癌症患者不可治愈,也可能通过生活方式管理、综合治疗等,实现带瘤生存几年、十年以上的。就像原发性高血压一样,尽管不能治愈,但通过药物控制血压以及生活方式的管理,可以带病长期生存,不影响预期寿命。
三、60岁后有长寿体质的人,往往有4个表现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杜昌旺指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过了60岁后如果有下面几个表现,可能是长寿体质。
1、睡眠质量好
很多老年人都备受睡眠困扰,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但如果60岁后睡眠质量不错,那往往身体也不错。
2、腿脚灵活
60岁后腿脚灵活多数代表自身的关节、肌肉力量健康,而且经常行走能增强免疫力。
3、胃口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消化代谢能力会不断下降,如果60岁后胃口不错,证明肠胃功能比较健康。
4、肺活量好
肺活量好的人,一般呼吸系统健康,身体状态也比较年轻,走路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
癌症本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正常细胞发展为癌症可能需要经历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中老年人更容易患癌。
不过60岁后如果睡眠不错、胃口好、腿脚灵活、肺活量不错,那多数是拥有长寿体质。
参考资料:
[1]《【川肿科普】癌症为何更爱“缠”上中老年?身体发生这5种变化,要当心!》.四川省肿瘤医院.2022-04-20
[2]《癌症已不是绝症!美国癌症协会:做好这4点,癌症患者有助长寿!》.健康时报.2022-03-25
[3]《不论男女,60岁后还有这4种表现,或属“长寿体质”》.健康时报.2022-07-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儿童皮肤病 | 尤其对白癜风 | 儿童 | 青少年白癜风诊疗 | 对色素性皮肤病 | 疑难型白癜风等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 反复发作型等疑难性白癜风的治疗拥有较高的治愈率
擅长领域:皮肤病、自身免疫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及老年病健康调理,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鼻炎、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病、附件炎、肾病、痛风、甲状腺疾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胃肠病、风湿病、颈椎腰椎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