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习养生,一辈子养医生”,如今这类话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除了老年人,中青年人群也纷纷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养生大军”中来。与广大老年人不同的是,后者获取健康科普、养生信息的来源不局限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增加了网络等新媒体途径。特别是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的迅猛发展,使各式各样的健康信息在其中疯狂传播。
在微博首页搜索有关养生、健康的帖子,可谓铺天盖地,大部分有科学依据,但也鱼龙混杂,像“牛奶有害健康”、“喝骨头汤补钙”、“酸碱体质”等一些早已被正规学者批驳的“伪养生”观点,还时不时出现,混淆视听。有的甚至夹带“私货”,表面是科普,其实是为某种商品做软性广告。微博的最大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一旦被某个有影响力的“大V”转发,受众往往呈几何级增长。有的名人本身不是学医的,也把自己总结或道听途说的“养生”知识拿来分享,例如某位演艺明星在微博里宣称的“水果必须空腹吃”一说,由于粉丝群巨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打开微信的“朋友圈”,有关健康养生的帖子也让人目不暇接,一些明显有科学硬伤的内容混在其中,在朋友之间传播。如果说微博的影响力在于受众广泛,微信的影响力则在于其较高的信任度。朋友圈里都是熟人,说点什么也不太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但有些帖子里的内容,很像金庸名著《鹿鼎记》里韦小宝的编瞎话招数:一大堆话里,绝大多数都是真实、可信的,甚至还是温暖、贴心的,只夹杂一两句谎言。而这一两句却是最关键、最误导人的信息。如果没有火眼金睛,没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还真不好辨别,很容易就被忽悠了。
当下的状况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蔓延,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等环境问题丛生,再加上就医难、就医贵问题一时得不到解决,人人都渴望获取简便、廉价又有效的养生手段,为自己保驾护航。但在养生需求剧增,养生热潮席卷全国的同时,国人的健康素养却还没有普遍提高,这种矛盾反映在各类媒体上,就是鱼龙混杂的局面。传统媒体的内容还有相关部门监管,新媒体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因此,警惕伪科学换套“马甲”抢占新媒体,使之变为“伪养生阵地”,是当务之急。一方面,专业医学机构和专家,以及有责任、有资源的传统媒体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发出和传播科学的声音,以正视听;另一方面,老百姓要擦亮双眼,多加强学习,学会辨别真伪,不盲目相信和传播,这样伪科学、伪养生才无立足之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王毓新主任医师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擅长领域:常见皮肤病,如感染性皮肤病:真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荨麻疹、性病、痤疮、玫瑰痤疮;少见皮肤病,如皮肤肿瘤、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一些较疑难皮肤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刘理想主任医师北京京城皮肤医院擅长领域:皮肤病、自身免疫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及老年病健康调理,如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急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鼻炎、高血压、心脏病、乳腺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病、附件炎、肾病、痛风、甲状腺疾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胃肠病、风湿病、颈椎腰椎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