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防肠癌,别漏查大便

2017-11-06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专家小传

  蔡三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每年有120万人不幸患病,60万人因它而失去生命,无论从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率看,结直肠癌已成为排名前三的癌症杀手。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它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升高。本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教授接受《生命时报》专访,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才能避免患上结直肠癌,或尽早发现它。

  生命时报: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发病率增速已经远超西方国家,请您为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增加这么快?

  蔡三军:结直肠癌是个典型的“富贵病”,在城市地区发病率每年以4.5%的速度在增长。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有相同的基因发病机制。反映到生活方式上,主要就是常年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以及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等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在肠道里被过度分解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如果不能按时排便,这些物质蓄积的越来越多,不断刺激黏膜,癌变的风险自然难以避免。

  生命时报:如何才能在现有情况下,有效预防结直肠癌?

  蔡三军:生活上要“少吃多动”,即少吃油炸、煎炸、腌制食品,适量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应多吃粗粮、果蔬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另外,即便得了结直肠癌,如果能在病变早期就发现它,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几乎不会影响寿命。

  生命时报:任何疾病都是越早发现,预后越好,请问结直肠癌早期有什么表现?

  蔡三军:便血、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都是预警信号。原本排便很规律,却突然增多或减少,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发现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就医。

  生命时报:平时体检中,做哪些项目能发现结直肠癌?

  蔡三军:最基本的有三项:便隐血实验;肛门指检;CEA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不过,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忽视了前两项检查。体检时外科医生会做指检,可多数人觉得不舒服或不好意思,选择了放弃。实际上,中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能够触及。因此,如果出现便血、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时,最好接受这项检查。

  另外,不少人还会放弃大便检查。实际上,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但半数便血是看不出来的,需要通过便隐血实验筛查。

  生命时报:很多地区推荐做肠镜来筛查结直肠癌,是否需要每年都做?

  蔡三军:我们目前提倡,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40岁开始每年做肛门指检和大便潜血检查;50岁时开始做肠镜,之后每3—5年做1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慢性肠炎的人,应提前到40岁左右做肠镜。另外,便隐血阳性时应做肠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蔡三军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外科

1987年获Mamadi Sodeva Memorial Fundation奖学金访问美国,1989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美国UCLA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年晋升为主任医生。从事腹部肿瘤外科34年,重点从事大肠癌、胃癌、软组织腹膜后肿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