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牙膏致癌?没了信心起了疑云

2011-12-01 01:00:00人民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日前,一篇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国内一片哗然。该报道称,不少牙膏生产商仍在其产品中使用三氯生,而这种化学物可能影响人体的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一时间说法众说纷纭,让网友炸开了锅。

  就像早前中国台湾的“起云剂”现象一样,很多添加剂已成行业的潜规则,只要民意不引起重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管有意无意,企业自身便难以保证此类添加剂含量超标

  日前,一篇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起国一片哗然。该报道称,不少牙膏生产商仍在其产品中使用三氯生,而这种化学物可能影响人体的激素分泌,并导致人体细菌产生抗药性,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正在重新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据此,“牙膏中三氯生可能致癌”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

  三氯生被普遍使用

  据了解,三氯生是一种抑菌剂、防腐剂,洗涤用品成分中常可见。动物试验发现,这种物质会对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具有轻度致畸性,可诱导小白鼠发生肝癌,但尚无人体致癌的研究资料。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曾向媒体表示,低剂量的三氯生不足以对人体产生致癌影响。

  事实上,早在2005年就有美国学家提出“三氯生致癌”的理论,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评估三氯生的安全性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紫线照射后将产生高毒性物质。有卫生专家表示,含三氯生的日化用品很普遍,尽管“致癌”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潜在的威胁反而易酿成事故,对于关乎人体健康的疑惑应该采取“疑罪从有”的态度。

  《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上海市浦东新区几家大型百货超市发现,美加净“绿茶清新”、田七“怕出血”、上海防酸牙膏“双薄荷香型”等型号牙膏的成分说明上直接标示着“三氯生”。此外,白猫消毒洗手液中也含“三氯羟基二苯醚”(三氯生的化学名)。对于有媒体报道的高露洁、宝洁、中华等牙膏品牌的产品成分中使用三氯生,记者并未有所发现。但有专家提醒,三氯生别名“二氯苯氯酚”,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不排除有厂家用其他“马甲”替之。

  另据媒体报道,一家三氯生供应商表示,仅广州宝洁每年就从该处进口约200吨三氯生原料。此外,天津牙膏厂、广州雅芳公司也有在该公司批购三氯生。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公布的牙膏新国标中,三氯生被列入到允许添加的防腐剂中,但明确不得超过0.3%。

  单方面行规缺监管

  对于这样一个“国标”,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专家张田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目前,中国没有专门的机构对牙膏中的三氯生毒性进行检测。此外,三氯生的别名太多,普通百姓难以判别。“就像早前中国台湾的‘起云剂’现象一样,很多添加剂已成行业的潜规则,只要民意不引起重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管有意无意,企业自身便难以保证此类添加剂含量超标。”

  张田勘还表示,仅靠单方面的行业规范很难消除公众的顾虑,一方面专业人员对三氯生的使用标准有着界定,另一方面公众难有深刻认识,企业就会抱着侥幸心理打“擦边球”,在目前监管难以到位的前提下,应该采取“少则可以,多则无益”的原则,对于三氯生的使用能免则免,能替代则替代。

  三氯生也并非不可替代。有资深牙膏工程师向媒体表示,三氯生主要的作用是抗菌,但有多种物质可以代替三氯生。“中国一些中药品牌的牙膏就用中药来抗菌,如草珊瑚牙膏中就含有异嗪吡啶和有机酸,都可以用来抑制菌斑,达到抗菌的效果”。

  有“标准”可循,无“监管”去治的现象一直存在。2008年QB2966《功效型牙膏》标准规定:“功效验证研究应在功效成分完成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功效验证报告应由口腔医学院或口腔医学研究所等出具。”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牙膏都只强调其功效,而不出示相关检查认证,就连对“三氯生”的使用都避而不谈。有公众呼吁,行业应该加强自身规范,不要在标准的杠杆上“走钢丝”。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