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医火和阳的区别

2022-12-04 10:03:4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火和阳的区别?火属阳,阳气通过肝和脾上升,脾土下陷,肝木不能生长,温气颓废衰败,阳气就没有了生化的源头。脾土下陷的根源,在于土湿,土湿的根源,在于水寒。甘草、茯苓,在培土的同时泻湿;干姜、附子,在暖脾土的同时温肾水。

中医火和阳的区别?阳气生于下焦,其旺盛的部位则在上焦。肾水中的气息,称为阳根。阳气生成,于是生化木火。阳气的性质为浮动,它的根源一旦萌生,就会浮动而往上升腾,这是它的特性,因此木往上生,而火也会随之往上长。然而木和火的生长,全赖于脾土的上升。

脾土左转上升,木生在东边而火长在南边,东南方是纯阳的位置,却有阴气在萌动滋生,这是金和水能够收藏的根本。脾土不能上升,木和火失去生长的功能,阳气沦陷,肾气全部消亡,就会导致下焦寒而患阳虚。人们只知道木和火的衰弱,却不知道脾土的虚弱。脾脏凭借阴性体质蕴含着阳魂,旺盛就会生津血而化神采。因为血虽然藏于肝而其实生于脾,肝血温暖上升而生化阳神,也就是通过脾土的左转变化而成。因此应该使肝和脾的气息上升来助阳气的生长之力,不能只温补肾气。

火属阳,阳气通过肝和脾上升,脾土下陷,肝木不能生长,温气颓废衰败,阳气就没有了生化的源头。脾土下陷的根源,在于土湿,土湿的根源,在于水寒。甘草、茯苓,在培土的同时泻湿;干姜、附子,在暖脾土的同时温肾水;人参、桂枝,在通达木气的同时扶正阳气。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