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皮肤科 > 正文

大疱性脓疱疮是如何引起的

2023-08-15 15:40:2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大疱性脓疱疮可能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大疱性脓疱疮可能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微破损进入机体,在特定条件下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皮肤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和坏死,形成典型的大疱性脓疱疮。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2.白色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当其侵入人体时,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若患者存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则可能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对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进行外用治疗,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皮肤微血管病变,降低皮肤的防御能力,使细菌更容易入侵并大量繁殖,从而诱发或加重大疱性脓疱疮的症状。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所在,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疗法来实现,必要时需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4.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全,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感染,因此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侵袭而出现大疱性脓疱疮。免疫缺陷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强化支持性护理、营养补充以及适当的医疗干预,例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诱发大疱性脓疱疮的发生。减少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可以降低患此病的风险,但必须谨慎行事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水平测定,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