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肝病科 > 正文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2023-08-15 16:14:43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受损、肝脏结构损害、肝脏血液循环障碍、纤维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进展期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肝大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受损、肝脏结构损害、肝脏血液循环障碍、纤维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进展期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肝大等症状。

1、肝细胞受损:肝细胞损伤后,合成、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肝细胞水肿、变性或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低热、右上腹不适或肝区疼痛等症状;

2、肝脏结构损害:慢性肝炎患者早期无明显肝脏损害,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肝脏逐渐出现肝细胞破坏、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纤维化,进而可导致肝脏结构损害,出现肝区不适、黄疸、蜘蛛痣、肝掌等症状,甚至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大、腹水、肝衰竭等症状;

3、肝脏血液循环障碍:慢性肝炎可导致肝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如肝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可导致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4、纤维化:病毒性肝炎进展期,病毒持续存在感染,可导致肝脏反复损伤,引起肝脏组织纤维化,可出现皮肤黄染、皮下淤血、肝掌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营养,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此外,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帮助控制病毒复制,并降低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