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保健 > 生活百科 > 肝病科 > 正文

维生素K1对黄疸的影响

2024-01-25 02:08: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维生素K1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因此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使用该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退黄作用。但如果是溶血性黄疸或梗阻性因素导致的胆红素升高,则单纯应用维生素K1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维生素K1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因此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使用该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退黄作用。但如果是溶血性黄疸或梗阻性因素导致的胆红素升高,则单纯应用维生素K1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积极作用

若为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足月儿体内储存铁足够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铁剂,仅需给予维生素K1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即可,以促进肝脏内凝血酶原向纤维蛋白原转化,从而发挥其止血功能,避免发生出血倾向,此时可有效降低黄疸指数。

二、消极影响

1.乳糜泻:由于肠道黏膜丧失产生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能力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患者常表现为粪便排出油脂状,并伴有腹泻等症状,此时服用维生素K1并无明显疗效。

2.病毒性肝炎: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并逐渐坏死,从而使肝脏正常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继而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的情况发生,如果盲目使用维生素K1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对于此类人群不可随意用药。

3.胆道闭锁:通常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患病期间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进而使体内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胆红素堆积于血液中引发黄疸症状,如果在此时才给予维生素K1治疗,可能起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为胆汁排泄不畅是不可逆的状态,即使给予上述药物也无法改善。

4.遗传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由于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单纯通过口服维生素K1并不能够完全恢复,需要遵医嘱及时采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联合氨甲环酸片等护目类药物共同治疗。

综上所述,维生素K1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药物,具体还需根据病因以及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部分孕妇在怀孕期间也需要适当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例如猪蹄、鸡爪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