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7、8、9月正值夏季,人们穿衣比较少,暴露在外的地方多,因此更加容易被动物致伤而感染病毒。狂犬病发病率比较低,但是一旦发病可以说无一幸免都得死。有些人“谈狗色变”,并且发病症状也让人觉得很恐怖。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但到了发病的初期,被咬伤的伤口周围,有麻木、痒痛的感觉,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
进入兴奋期后,病人极度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严重时,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兴奋期约持续二三天后,病人会安静下来,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死亡。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是否一旦被猫、狗抓伤后就会得狂犬病呢?“不一定!”专家们肯定地说,只有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才会感染,甚至是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也会有得病的可能性,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
看到大街小巷留下的宠物粪便,有人担心这些宠物的排泄物也会传播狂犬病毒。但只要这些排泄物不碰到身上的伤口,基本上是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如果自己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让宠物用舌头舔,在和宠物接触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和其亲吻,因为这些都是有可能传染狂犬病毒的途径。
预防“宠物病”
防患于未然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最好不要养宠物。如果已经养了宠物的家庭,清洁和预防是避免宠物传染病的关键所在。应定期为宠物做检查、定期免疫、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杜绝传染源;不要让动物舔人的伤口;禁止动物乱排泄,及时处理动物的排泄物,接触宠物后要及时洗手;定期给宠物的生活环境消毒。
别让疾病找上身
养猫要注意个人防护,和猫不能过分亲呢,不让猫舔自己的手、脸。猫的餐具要专用,不要让猫舔食主人的饭碗、菜碟等食具。猫应睡在猫窝内,不要让猫睡在卧室内或床上。猫窝要常打扫,定期用沸水浇烫。猫的粪便应深埋。如果家有孕妇,不宜养猫。
养狗应定期检役,注射疫苗。发现病犬应严格处理,尤其是患狂犬病的病犬,应立即击毙,以免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以上。病死之狗应予深埋或焚毁,不可剥皮或进食其肉。
玩鸟应讲究卫生,鸟笼鸽棚应保持干燥。每天清除鸟粪,打扫时戴上口罩,注意防尘,不使干燥的鸟粪尘土飞扬。鸟舍用20%漂白粉液喷洒。发现病鸟,应立即隔离、消毒或宰杀。死鸟浸于2%来苏液中浸泡,然后再深埋或焚毁。
冲洗伤口有讲究
被猫狗咬伤后,不要惊慌,应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至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被咬后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被疯狗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而且伤口不宜包扎、缝口,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
(责任编辑:曾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