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保养之道 常下厨房的人更年轻

2008-12-10 09: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上山”、“下海”、玩玩具、做家务、练毛笔字,这几样事情看似关联不大,但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院长陈纪藩教授身上,却成了强身健体、陶冶身心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做家务活,对于许多“远庖厨”的君子来说,可能都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是女人干的活,有成就的大男人不该自讨苦吃,干这些琐碎而又“劳筋骨”的体力活。但教学、医疗与科研上都颇有成就的“大男人”陈教授,却能将之融入养生之中,并从中找到乐趣。平时忙完医院和大学里的工作,他会做些家务,也会拿毛笔挥洒自如,甚而捧起他的宝贝遥控玩具,指挥着它们
有空入厨房也是养生之道


  “上山”、“下海”、玩玩具、做家务、练毛笔字,这几样事情看似关联不大,但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院长陈纪藩教授身上,却成了强身健体、陶冶身心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做家务活,对于许多“远庖厨”的君子来说,可能都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是女人干的活,有成就的大男人不该自讨苦吃,干这些琐碎而又“劳筋骨”的体力活。但教学、医疗与科研上都颇有成就的“大男人”陈教授,却能将之融入养生之中,并从中找到乐趣。平时忙完医院和大学里的工作,他会做些家务,也会拿毛笔挥洒自如,甚而捧起他的宝贝遥控玩具,指挥着它们满屋跑,或者走向大自然,去登山、去看海。在不同的角色中,他来去自如。“劳心”与“劳力”,在他看来,只要调剂得当,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

  勤登山常看海 身心舒畅

  今年67岁的陈纪藩教授最大的爱好是爬山。提起爬山,他可谓装备齐全:从测高表到指南针到登山手杖他都配齐了。黄山、华山、衡山、家乡江西的三青山……屈指数来,国内许多名山大川他都曾“一一拜访”过。

  退休后,陈纪藩每星期四早上7点左右都会准时出现在白云山脚,一般爬25分钟左右,就可以在半山腰大草坪对面的一处餐厅叹早茶赏美景了。叹完早茶,有时再爬到山顶,觉得运动量足够了,再花个把小时一路看风景一路下山。

  年近七旬的陈纪藩活跃在一处处山林间,没有半点老态。他指出,其实人到了一定年纪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和肌肉萎缩等生理性的退化,对他而言,爬山在延缓这种退化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爬山是一项走进自然的全身有氧运动,锻炼的部位不但包括脚部,还有全身相关的关节、肌肉以及心肺和血管等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他分析道,适当地爬爬山可促进腿部关节的血液循环,还能促进滑膜液的循环;爬山过程中,由于要保持动作的协调,身体许多部分的肌肉、肌腱和韧带也可得到一体化的锻炼,肌肉不易萎缩;在攀爬时常会使呼吸加深加快,能增加肺通气量和肺活量,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增强心脏功能。

  “同样重要的是,爬山是一种户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可以晒到暖阳,对于防骨质疏松帮助也很大。”陈教授告诉记者,其实除了身体锻炼,爬山时一路的美景更让他赏心悦目,而当爬到山顶时,更感到胸怀开阔,荡然无忧。这种种感受,对于深困于都市的现代人来说,完全称得上是赶走亚健康的最佳 “保健品”。但爬山如做人,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比如,老人爬山就要注意稳重些,不要太急太猛强度太大,不然身体吃不消,非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还更易伤身。

  除了爬山,陈教授还会抽空到海边去,吹吹海风,看看海景,呼吸着略带咸味的新鲜空气,感受另一种开阔坦荡的意境,让身心得到“更好的呼吸”。

有空入厨房也是养生之道


  适当做些家务舒筋骨

  陈教授笑言,几年前,从院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以后,他便开始多做点家务来“赎罪”。

  “因为以前工作太忙,顾不上家,现在我一有时间就会去买买菜、做做饭。”有人觉得他到了这种年龄,平时忙完教学、医疗与科研的事,就该多享享清福,做家务之类的体力劳动,完全是“劳筋骨”的事,是“自讨苦吃”。但在陈教授看来,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本身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根本不是一种“扰清福”的负担。而且,只要用心去做,同样可能发现其中的无穷乐趣。

  “其实,适宜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一样能使身体气血流畅,筋骨舒展,精神也得到相应的调剂。”陈教授称,古人早有“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之说。唐朝的孙思邈更直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陈教授认为,这个“劳”就包括了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尤其对于长年从事脑力劳动的中老年人来说,经常种种花、扫扫地、买买菜、做做饭,让自己处于适当的“动态”,既可强筋壮骨,还能陶冶性情,何乐而不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陈纪藩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风湿病科

陈纪藩,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临床基础学(金匮要略专业)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广东省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风湿病防治协作组副组长。曾历任广州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从事中医教学、医疗与科研实践41年,长期致力于中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全国倡导将经典医著教学回归临床,开创了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995年、1998年分别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特等奖,2002年获“新南方”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有《中医学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汉英常用中医词汇》、《汉英中医词典》、《金匮临证举要》、《养生长寿》、《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实用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疑难病例治验集》、《伤寒论金匮要略教学探索》、《金匮要略讲义》等。陈教授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钻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等医著,在医圣张仲景和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学术思想影响下,善于挖掘古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红斑狼疮、硬皮病、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still’s病、儿童风湿病等风湿病、脾胃病。创制抗风湿中药“通痹灵”系列,由于疗效显著,国内外患者求治络绎不绝。注重专科建设,确立风湿病为研究方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研究,在日本建立中日合作的科研基地。从八十年代开始,紧紧围绕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以中药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两个环节为研究方向,在中药复方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现代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目前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识上师古不泥,致力推动中医现代化;医技上推陈出新,兼收百家之长,善于吸收现代科学研究之成果;科研上勇于创新,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日合作项目等共15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1991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大科研奖,2005年“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理的研究”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硕士生20名,博士生10名,其中两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NIH和日本神户药科大学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