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盘点决定健康的7大尺寸

2015-01-23 00:29:29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医学上早已认定,体型与健康关系密切。身体的一些部位,应该控制在多少尺寸内才是正确的呢?

  测量方法:测出腰围后,再环绕臀部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得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波告诉记者,“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涉及欧洲9个国家超过35万人的研究发现,与BMI相比,腰臀比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标准。研究显示,腰臀比每增加0.1,男性早亡几率增加34%,女性增加23%。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4,女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其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邢小燕教授表示,中国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可能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剩了。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饪方式改成蒸煮、炖等。

  体脂率

  达标值:男性15%~20%,女性25%~28%

  测量方法:有需要的人可以去健身场馆或医院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大部分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其实并不准确。苟波指出,判断是否肥胖更准确的标准应该是体脂率,即身体中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对人体构成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高于30%属于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体脂率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

  苟波说,很多人一说减肥就认为是减体重,这其实是个误区。控制体脂率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减肥最好做全身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配合仰卧起坐、哑铃等局部运动。每次运动最少持续半小时。同时,改变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大腿围

  达标值:46厘米~60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进行测量。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副教授汪军表示,一般大腿和小腿的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只要与整体身材匀称即可,但大腿要比小腿粗一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12年里,通过分析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的身高、体重、大腿围和疾病情况后发现,与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比,大腿围小于46厘米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倍。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研究同时发现,大腿围太粗,肥胖的几率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给出了参考建议———理想的大腿围应为60厘米,不要低于46厘米。

  小腿围

  达标值:>33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小腿最丰满处进行测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这是中风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如果小腿更加粗壮,那么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就会提升并储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避免颈动脉斑块形成。所以,小腿太细对健康不利,尤其是女性,应适当运动强健小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邢小燕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邢小燕,女,中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肥胖学组成员。卫生部《医学参考报》副主编。

从事内分泌代谢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代谢综合征、肥胖、甲状腺疾病、下丘脑-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不孕不育、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方面颇有造诣。特别具备诊治上述疾病中的疑难杂症的能力。

2000年曾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糖尿病中心做访问学者。2001年-2012年期间多次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述评、综述100余篇。撰写著作2部。担任《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医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国际糖尿病》等多个核心杂志和报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相关专题
名医谈心第13期:感冒发烧老治不好 警惕风湿性心脏病缠身

名医谈心第13期: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有资料显示,在风心病患者中,近七成患者起病时不知自己患有风心病,他们常把发病时的发热、乏力等症状误认为是一般的感冒发烧,等出现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病变后才察觉。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