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热起来,很多人都开始不爱吃饭了,顿顿觉得没胃口,精神也不好,四肢乏力,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毛病。这多半是“苦夏”的表现。中医称“疰夏”,民间称“苦夏”。
苦夏很常见,尤其女白领和婴幼儿格外易中招。“苦夏”现象,大多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的,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病人除了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外,多伴有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
“苦夏”一般是夏季症状较重,冬季相对缓解。绝大部分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也不至于带来不良后果。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有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症状。
“苦夏”来袭,我们怎么应对?摆脱“苦夏”的苦恼,关键在一个“清”字。
心灵清宁:暑夏时天气灼热,人的情绪烦躁,医学称之“夏季情感障碍”。这时应使自己心静下来,调息静心,神清气净,保持恬静心理状态,切忌激动,恼怒,以防心火内生,常记民谚“心静自然凉”。
饮食清凉:从饮食上来说,越热越爱吃得清凉,但吃得清凉并非是提倡大家多吃冷饮,相反吃过多冷饮会使胃肠功能下降,更容易引发苦夏。
“清凉饮食”指的是饮食清淡,多蔬果少油腻,多吃绿豆、红小豆、山楂、苦瓜等性凉温和的食物,能够健脾胃、清热毒。夏季出汗较多,很容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宜选用性味平和、新鲜、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等食物,都有健脾养胃,补气生津的作用。
着装清爽:夏季的衣服应用棉、丝、麻制品,可吸汗,也有良好的透气作用,使人感到清爽舒适。化纤衣服尽量少穿,由于化纤品“闭气”,不易散热,湿热贴表滋生皮肤病。
皮肤清洁:夏季皮肤代谢产物增多,加上暴露多,容易导致皮肤感染,造成身心伤害。在炎热夏天,保护皮肤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浴,不要过多使用化学化妆品,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伤害。
居室清凉:清晨,打开居室的门窗,通风换气,中午门窗关闭,避免室外的高温侵入,清凉环境,使人心静神安。需注意的是,夏季使用空调,一般在24℃到26℃即可,并且不宜长时间使用空调。此外,睡眠一定要充足。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临睡前1小时左右,可采用食疗催眠,如喝点牛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擅长于肛肠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如:各种类型的环状混合痔;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低位肛周脓肿及复杂性多间隙脓肿;肛裂;直肠息肉;直肠、肛管狭窄;肛窦炎;藏毛窦;化脓性汗腺炎;坏死性筋膜炎;炎症性肠病;出口梗阻综合症等,手术效果显著,后遗症及并发症少,以出色精湛的手术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赞扬。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