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很多人习惯将门窗长期紧闭,开着空调或暖气,虽然带给了我们温暖,但暖气在驱寒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病症。室内温度高,空气干燥又不流通,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暖气病”。那么我们如何避免患上暖气病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暖气病的症状
1、呼吸系统
室内温度过高,而室外温度太低,温差过大,所以进门就需要脱去外衣,摘掉帽子和围巾,而外出时又必须全副武装。这种情况下,人体就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加之温暖、干燥的环境让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就容易引发感冒。
长时间处于温暖干燥的室内,会使人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病菌等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心血管系统
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血压波动大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
3、泌尿系统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这个尿量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如果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里,尿量会减少,不能正常冲洗尿路,这样就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4、皮肤
皮肤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若室内温度过高、过于干燥,皮肤得不到环境中湿润空气的滋润,不但会缺乏弹性,还会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皱纹。
老年人的皮肤缺乏滋养,常有皮肤燥痒的困扰,若室内干燥或太热,皮肤瘙痒就会更加严重。
如何预防暖气病?
1、适当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距不要过大,温度最好在18 ~24 ,否则呼吸道就会感觉不舒服。如果家里暖气太热,穿着单衣,外面却需要穿羽绒服,出门、进门都要经历气温骤然变化,适应不了就会生病。
湿度在50%~60%,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放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2、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到了冬天,有的家里一天到晚不开窗。然而预防“暖气病”首先要注意室内通风,天气好的时候,家里最好每天都能开窗透气,可以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让室内空气充分循环,减少室内污染和病菌的蓄积。
3、适当补充水分
供暖之后,口干、皮肤干燥的感觉会更明显,体内缺失水分,新陈代谢受阻,会加速衰老。平时要多补充一些水分,最好是温开水或蜂蜜水,也可以喝些茶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进行选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还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也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
4、合理安排运动量
在阳光较好、无大风或雾霾的天气,尽量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室外活动,晒晒太阳,接触一下纯自然的空气,锻炼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暖气病”的发生。冬季户外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曹田梅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