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喝水少,却不停跑厕所;有人明明一直在喝水,却不知道水分从何处蒸发了。喝水与排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喝水多,排尿就一定多么?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否反应出人的肾脏功能?
于是邀请了肾内科的副主任赵医生,让她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喝水与排尿”。

首先,赵医生明确地说明,喝水与排尿的确与肾功能有关。一般来说,功能正常的话,喝水与排尿之间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喝水多,排尿相应也会变多,喝水少,排尿也会少,表现在频次和量方面。
但是,赵医生提醒,这种平衡下的“多”与“少”并不是一定的。比如,在炎炎夏日,即使喝很多水,排尿相对也没有那么多,因为很多人会出汗,水进入人体后,会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当然,若肾脏功能出现问题了,排尿就会失衡。下面几个关于“排尿”的信号可以帮助你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异常:
1)喝的多,排尿少,出现肾脏病型的水肿。即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属于可凹性,也就是手指一按下就会有坑;
2)排尿过多,尤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比如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量也增加,超过白天尿量。当然,此时需要排除睡前喝太多水,或吃太多利尿食物的情况。
3)白天排尿频繁,远远超过8次。一般来说,一个人正常饮水量为一天1500-2000毫升,按照该饮水量,一天排尿次数为8次左右,若远远超过8次,属于频繁,可能是在提示肾脏有问题。
4)达到“少尿”和“无尿”的标准。赵班介绍,一个人在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尿量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赵医生解释,肾脏疾病的信号一般相对隐秘,在她的门诊中,大部分人通常会因为“水肿”和“腰疼”前来就医,她提醒,很多疾病都会导致水肿,比如心脏病、肝脏病、甲状腺疾病等。肾脏病的水肿特点较为明显,通常为双下肢对称性可凹性水肿。大多数腰疼其实也多不是肾脏疾病引起的,更多见的是肌肉问题、筋膜炎、骨骼问题,甚至是肿瘤。
不过,大家对肾脏疾病的主观认知方向并没有错,就算“水肿”和“腰疼”的原因不在肾脏,肾脏病医生也能帮忙排除,或初步检查。
看到大家这么关注自身健康,小草也就心满意足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你可知香薷饮?既能解暑还能消肿!
				2019-05-15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这三样东西你还在吃?痛风找上门是太轻而易举
				2019-04-29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宫颈癌疫苗接种年龄有讲究,什么时候打疫苗才有预防作用?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吗?
				2019-04-12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
李昊主任医师上海市同济医院擅长领域:在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扭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运用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以及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沈英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沈英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便秘、口臭、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胃胀气、胃酸烧心、十二指肠炎、胃痛胃疼、肠胃炎等胃肠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