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预防高血压 重点关注“重量级选手”

2010-01-1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预防高血压 重点关注“重量级选手”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上扬趋势,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尤其是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与日俱增。为了引起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及易患人群的重视,今年的高血压日主题被确定为“健康体重,健康血压”。在高血压日当天,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中国)有限公司在武汉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为武汉市民开展体脂肪、血压免费测量工作,提醒更多高血压患者认识到二者的相关性,积极做好体脂肪和血压的家庭监测和防治工作。  “重量级”人群血压更危险

  评判一个人是否肥胖,人们通常都认为是通过测体重来判断,但从健康角度而言,这是不够的,中老年人更应深入了解身体的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数,这些才是与血压等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的。

  据了解,身体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腹腔周围的脂肪,内脏脂肪的增加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男性正常体脂率约在15~25%,女性在20~30%之间。成年男性体脂率超过25%,成年女性超过30%,就达到医学上所谓的肥胖。而正常人的内脏脂肪指数一般为1—9(即内脏脂肪面积为10cm2—90cm2),内脏脂肪指数达到或超过10,就会极大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研究发现:肥胖病病人体脂肪大量增加,会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亦使小动脉的外因阻力增加,因而心脏必须加强做功,以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导致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加上肥胖病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了循环血量,加重高血压。

  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高热量饮食和低运动量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更多的中青年肥胖人群,这些“重量级选手”体内蓄积的多余脂肪使他们过早患上了高血压病。然而,在他们中间,却鲜有人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四十岁的身体,六十岁的血压

  过去,高血压一向被视为“老年病”,而国内最近一次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则显示,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患者越来越多,约占63%,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中有1/3的患者就诊前不知道患有高血压,而规律服药的则更少。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及肥胖是导致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中青年人工作繁忙应酬多,特别是一些40岁左右的精英阶层,三餐不定,坐多动少,加上夜生活频繁,饭局多,摄入过多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缺乏运动,脂肪消耗少,堆积在体内,是导致高血压低龄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中青年人正处于事业顶峰,在单位肩负重要工作,而在家中又要照顾老人、小孩,思想压力较大,负担较重。诸多因素促使中小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同样会使体内脂肪增加,间接导致血压悄然升高。

  专家认为:为了未来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已被高血压低龄化的中青年人或易患人群,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提早关注内脏脂肪与血压,以免下半辈子在吃药、痛苦中度过。

  会吃爱动,监测管理好体脂肪和血压

  肥胖是能够得到控制和改变的。专家建议:每天应保持平衡膳食、科学饮食的好习惯。同时坚持体育锻炼,最好每周不低于3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锻炼,比如步行来增加体内能量的消耗,并且保持愉悦的心情和乐观的心态,从而保持理想的内脏脂肪含量。

  为了更好管理血压,不仅是高血压病人或易患人群,即使是正常成年人也应积极开展体脂肪与血压监测。在今年高血压日期间,为了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欧姆龙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合作,使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为武汉市民积极开展血压、体脂肪率免费检测,倡导科学的血压与体脂肪家庭监测方式。专家建议:正常成人每两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易患人群,即收缩压在130-139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的人群,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则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每周1次,血压不稳时,每天测量1-2次;成人每月可测量1次体脂肪;肥胖或超重者每周应测量体脂肪1次。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或肥胖型高血压易患人群,应坚持同时积极监测血压与体脂肪。在脂肪监测方面,专家建议使用能全面监测BMI指数、体脂肪率、内脏脂肪等身体指数的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更能反映体内危险脂肪的变化情况,了解对血压异常的影响情况,以便有效控制和管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疾病科普推荐健康贴士推荐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王毓新主任医师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擅长领域:常见皮肤病,如感染性皮肤病:真菌、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银屑病、白癜风、皮炎、湿疹、荨麻疹、性病、痤疮、玫瑰痤疮;少见皮肤病,如皮肤肿瘤、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一些较疑难皮肤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